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于都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于都縣位於江西省南部,東經115°11′-115°49′、北緯25°35′8〞-26°20′53〞。東鄰瑞金市,南連會昌縣和安遠縣,西接贛縣,北毗興國縣和寧都縣;縣城距贛州65千米,南昌422千米。全縣南北長83.25千米,東西寬63.33千米,總面積2893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2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958335人(2006年末)。境內通行客家方言。

全縣轄9個鎮、14個鄉:貢江鎮、鐵山壠鎮、盤古山鎮、禾豐鎮、祁祿山鎮、梓山鎮、銀坑鎮、嶺背鎮、羅坳鎮、羅江鄉、小溪鄉、利村鄉、新陂鄉、靖石鄉、黃麟鄉、沙心鄉、寬田鄉、葛坳鄉、橋頭鄉、馬安鄉、仙下鄉、車溪鄉、段屋鄉。共有25個居委會、352個行政村[1]。縣政府駐貢江鎮,距贛州市65千米,南昌市422千米。

屬丘陵低山區,地勢東、南、北三面較高,中、西較低,山地面積占74%。主峰海拔1312米的屏坑山為境內最高峰;峽山與贛縣交界處的貢水河床為縣域最低處。貢水、梅江、濂江等在境內縱橫交錯,建有漁翁埠水電站、下欄水庫工程。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溫19.7℃,年降水量1507毫米,年日照時數1621.9小時,年均無霜期305天。

礦產資源有鎢、鐵、鉍、鋁、鋅、銅、錫、金、銀、鈾、石灰石、煤、稀土等。全國商品豬生產基地縣和甘蔗、油茶、花生、柑橘生產重點縣。特產有薯粉餃子、禾豐珍珠粉、眉公酥。贛龍鐵路、319、323國道,省道銀於線、莊黃線,縣道於盤線、利朱線、三門-金沙線貫穿縣境。民間「客家哨吶」有悠久歷史。名勝古蹟有屏山牧場、羅田岩摩崖石刻、寶塔公園、盤古茶場生態旅遊等。紀念地有中央紅軍長征第一渡紀念碑園——東門渡口、毛澤東舊居何屋、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園等。

歷史沿革

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雩都縣,以境內有雩山而得名。1957年,因字生僻,改為于都縣。

建縣初幅員遼闊,含現在的寧都、石城、瑞金、安遠、會昌、尋烏等六縣。三國吳嘉禾五年在白鹿營分設陽都縣,南朝梁大同十年在南鄉分設安遠縣,五代時分設石城縣,南唐保大十一年將瑞金監升為瑞金縣,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在九州分設會昌縣。古時於都曾為贛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軍事要地,郡治設在於都近250年之久。蘇區時期,先後分設於都、勝利、登賢、瑞西、興勝、於西等縣,中共贛南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駐于都縣城。

1984年5月15日,設立新陂鄉、段屋鄉(贛府字[1984]112號)。1987年4月5日,銀坑鄉、祁祿山鄉改設銀坑鎮、祁祿山鎮(贛府廳字[1987]165號批覆)。1988年12月10日,撤銷西郊鄉,其行政區域劃歸貢江鎮管轄(贛民函[1988]138號批覆)。

1994年8月18日,撤銷羅坳鄉、禾豐鄉,設立羅坳鎮、禾豐鎮(贛民字[1994]130號批覆)。1995年9月29日,撤銷嶺背鄉,設立嶺背鎮(贛民字[1995]185號批覆)。1997年1月14日,撤銷梓山鄉,設立梓山鎮(贛民字[1997]12號批覆)。

1997年,全縣面積2893平方千米,人口78.6萬。轄9個鎮、18個鄉:貢江鎮、鐵山壟鎮、盤古山鎮、禾豐鎮、祁祿山鎮、羅坳鎮、嶺背鎮、銀坑鎮、梓山鎮、橋頭鄉、葛坳鄉、馬安鄉、曲洋鄉、汾坑鄉、仙下鄉、高龍鄉、車溪鄉、段屋鄉、寬田鄉、沙心鄉、黃麟鄉、羅江鄉、利村鄉、新陂鄉、於陽鄉、小溪鄉、靖石鄉。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2]數據,全縣總人口746608人;其中:貢江鎮94080人、鐵山壠鎮16991人、盤古山鎮22926人、祁祿山鎮11290人、銀坑鎮40416人、羅坳鎮42966人、禾豐鎮50856人、嶺背鎮49856人、梓山鎮55060人、羅江鄉28987人、小溪鄉22183人、利村鄉27661人、新陂鄉19021人、靖石鄉23570人、黃麟鄉19328人、於陽鄉8963人、沙心鄉7154人、寬田鄉24834人、高龍鄉5497人、汾坑鄉12228人、曲洋鄉13888人、葛坳鄉29973人、橋頭鄉12403人、馬安鄉16550人、仙下鄉44096人、車溪鄉26207人、段屋鄉19624人。

2001年9月6日,撤銷曲洋鄉,劃歸葛坳鄉;撤銷汾坑鄉,劃歸銀坑鎮;撤銷於陽鄉,劃歸黃麟鄉;撤銷高龍鄉,劃歸寬田鄉(贛民字[2001]439號批覆)。

2002年底,于都縣轄9個鎮、14個鄉,24個居委會、402個行政村。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90.2萬人。2006年,全縣年末戶籍人口958335人,其中非農人口173263人。

視頻

于都縣 相關視頻

航拍贛州于都縣城區
航拍于都縣城夜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