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于德泉」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5 次修訂)
行 4: 行 4:
 
| 图像    =   
 
| 图像    =   
 
[[File:于德泉.jpg|缩略图
 
[[File:于德泉.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A%8E%E5%BE%B7%E6%B3%89%E9%99%A2%E5%A3%AB&src=tab_www&correct=%E4%BA%8E%E5%BE%B7%E6%B3%89%E9%99%A2%E5%A3%AB&ancestor=list&cmsid=53e3a12918d3847177235c1757d5cf57&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84#id=f3bfa79ea6d3ad3fe0715be6a2beffdc&currsn=0&ps=59&pc=59 原图链接]  [http://news.ifeng.com/a/20160109/46999831_0.shtml 来自 凤凰资讯]]]
+
|center|[http://pic.sogou.com/d?query=%E4%BA%8E%E5%BE%B7%E6%B3%89&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08 原图链接]  [http://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kL0TkKIMkLELjb8TkKIMkbELjbgQmLkElbcTkKILmrELjbgRmLkEkLYTLlDpFEPQjb0E0vcGwOVFmUHpGz2IOzXejb0Ew%20dByOsG0OV%2FzPsGwOVFmTbxFE4ElKJ6wu981qR7zOM%3D_-1423721580&query=%E4%BA%8E%E5%BE%B7%E6%B3%89 来自 网络]]]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图像说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出生日期 =  1932年10月
 
| 出生日期 =  1932年10月
行 14: 行 14:
 
| 知名作品 =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知名作品 =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
   
+
 
'''于德泉''' 天然药物化学家<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de68876eb84ae45c3b358c85.html  在炮火中走进解放区制药厂的科学家--我国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德泉的传奇人生 ] ,百度文库</ref>。[[中国工程院]]院士<ref>
+
'''于德泉''' (1932年10月-)  天然药物[[ 化学家]]<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de68876eb84ae45c3b358c85.html  在炮火中走进解放区制药厂的科学家--我国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德泉的传奇人生 ] ,百度文库</ref>。[[中国工程院]][[ 院士]]<ref>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68100769.html  于德泉 ] ,中国工程院</ref>。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ref>[http://www.cas.cn/ys/gzdt/201001/t20100121_2730248.shtml  于德泉院士访问华南植物园 ] , 华南植物园,2010-01-20</ref>,致力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与合成研究。完成60多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多种新化合物并完成结构测定。参与主持、总体设计研究成功人工麝香,人工麝香已生产,缓解天然品的紧缺。编著出版《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草药中天然产物结构和活性》及翻译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谱阐明结构》等波谱书籍,为现代光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各种光谱技术测定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做出重要贡献。
+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ys/68100769.html  于德泉 ] ,中国工程院</ref>。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ref>[http://www.cas.cn/ys/gzdt/201001/t20100121_2730248.shtml  于德泉院士访问华南植物园 ] , 中国科学院</ref>,致力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与合成研究。完成60多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多种新化合物并完成结构测定。参与主持、总体设计研究成功人工麝香,人工麝香已生产,缓解天然品的紧缺。编著出版《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草药中天然产物结构和活性》及翻译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谱阐明结构》等波谱书籍,为现代光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各种光谱技术测定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做出重要贡献。
  
 
==本段简介==
 
==本段简介==
 于德泉院士 男,1932年10月出生,[[山东省]]蓬莱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 药学系药物化学专业,同年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986年任研究员,1989年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德泉,天然药物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致力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与合成研究。完成60多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多种新化合物并完成结构测定。参与主持、总体设计研究成功人工麝香,人工麝香已生产,缓解天然品的紧缺。编著出版《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草药中天然产物结构和活性》及翻译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谱阐明结构》等波谱书籍,为现代光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各种光谱技术测定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做出重要贡献。
+
 于德泉院士 男,1932年10月出生,[[山东省]][[ 蓬莱市]] 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 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专业,同年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986年任[[ 研究员]] ,1989年任[[ 博士生导师]] 。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德泉,天然药物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带头人之一,致力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结构鉴定与合成研究。完成60多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多种新化合物并完成结构测定。参与主持、总体设计研究成功人工麝香,人工麝香已生产,缓解天然品的紧缺。编著出版《紫外光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草药中天然产物结构和活性》及翻译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谱阐明结构》等波谱书籍,为现代光谱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各种光谱技术测定天然产物的分子结构做出重要贡献。
  
 
 于德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40余年,完成了50余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余种新成分,完成结构测定,首次发现过氧键为抗疟有效基因团。参与主持了国家攻关项目"人工麝香"研究,该项目的投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部分缓解了天然麝香紧缺问题。他系统地研究了三种藁本化学成分极其药理作用,发现四种具明显保肝和免疫抑制成分,完成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0篇,其中138篇被SCI和CA收录,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部委级成果奖4项参与4部专著编写,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0余名。
 
 于德泉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40余年,完成了50余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余种新成分,完成结构测定,首次发现过氧键为抗疟有效基因团。参与主持了国家攻关项目"人工麝香"研究,该项目的投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部分缓解了天然麝香紧缺问题。他系统地研究了三种藁本化学成分极其药理作用,发现四种具明显保肝和免疫抑制成分,完成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0篇,其中138篇被SCI和CA收录,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部委级成果奖4项参与4部专著编写,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0余名。
行 93: 行 93:
  
 
==参考来源==
 
==参考来源==
[[Category:医学家]][[Category:化学家]]
+
{{reflist}}
 +
 
 +
[[Category:医学家]]
 +
[[Category:化学家]]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12:38 的最新修訂

於德泉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2年10月
山東蓬萊
國籍 中國
職業 天然藥物化學研究
知名作品 《核磁共振波譜分析》

於德泉 (1932年10月-) 天然藥物化學家[1]中國工程院院士[2]。我國天然藥物化學學科帶頭人之一[3],致力於中草藥化學成分結構鑑定與合成研究。完成60多種中草藥化學成分研究,發現200多種新化合物並完成結構測定。參與主持、總體設計研究成功人工麝香,人工麝香已生產,緩解天然品的緊缺。編著出版《紫外光譜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核磁共振波譜分析》、《中草藥中天然產物結構和活性》及翻譯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譜闡明結構》等波譜書籍,為現代光譜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各種光譜技術測定天然產物的分子結構做出重要貢獻。

本段簡介

於德泉院士 男,1932年10月出生,山東省蓬萊市人。1956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藥學系藥物化學專業,同年分配至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1986年任研究員,1989年任博士生導師。1999年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於德泉,天然藥物化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天然藥物化學學科帶頭人之一,致力於中草藥化學成分結構鑑定與合成研究。完成60多種中草藥化學成分研究,發現200多種新化合物並完成結構測定。參與主持、總體設計研究成功人工麝香,人工麝香已生產,緩解天然品的緊缺。編著出版《紫外光譜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核磁共振波譜分析》、《中草藥中天然產物結構和活性》及翻譯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譜闡明結構》等波譜書籍,為現代光譜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各種光譜技術測定天然產物的分子結構做出重要貢獻。

於德泉院士是我國著名的天然藥物化學專家,從事天然藥物化學研究工作40餘年,完成了50餘種中草藥化學成分研究,發現200餘種新成分,完成結構測定,首次發現過氧鍵為抗瘧有效基因團。參與主持了國家攻關項目"人工麝香"研究,該項目的投產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部分緩解了天然麝香緊缺問題。他系統地研究了三種藁本化學成分極其藥理作用,發現四種具明顯保肝和免疫抑制成分,完成全合成及構效關係研究。他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70篇,其中138篇被SCI和CA收錄,研究工作獲得國家、部委級成果獎4項參與4部專著編寫,培養碩士生、博士生20餘名。

生平經歷

於德泉,1932年10月22日生於山東省蓬萊縣小柱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47年,於德泉因成績優異,被老師推薦到膠東軍區衛生部所屬新華製藥廠工作。抗美援朝戰爭打響後,於德泉又積極報名參軍,全國解放後,他回到新華製藥廠工作,曾先後榮立三等功兩次,四等功兩次。1952年,於德泉以優異的成績一舉考取了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藥物化學專業。

1956年,於德泉畢業後分配到中央衛生研究院藥物學系工作(現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從事天然藥物化學研究,他共完成了60餘種中草藥化學成分研究,系統地研究了三種藁本植物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發現四種具明顯保肝和免疫抑制成分,完成全合成及構效關係研究。完成了秦 艽、靈芝、連翹等常用中藥化學成分基礎研究,發現200餘種新成分。

1967年,國務院領導人提出要研製人工麝香,該項目被列為國家攻關課題。於德泉參與該項目總體設計和負責所有化學方面的工作,包括化學成分研究,配方設計,代用品尋找,質量控制,生產工藝研究等,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天然活性成分代用晶的尋找,從大量樣品中篩選出與天然麝香有效成分結構和功效類似的化合物。在歷時近20年的時間,於德泉課題組終於研製出與"天然麝香"功效幾乎-致的國家-類新藥"人工麝香"。

他積極推動波譜新技術在天然藥物成分結構鑑定中的廣泛應用,不但樣品用量明顯減少,而且節省了大量的檢測時間。波譜新技術中無論是核磁共振、質譜,還是紅外光譜、紫外光譜檢測樣品僅毫克量水平就可以得出結果,而且大大節約了研究成本。

於德泉院士還擔任《亞洲天然產物化學研究》(英文版)雜誌副主編近十年之久,獨立完成每期近三十篇稿件的編審工作。

個人榮譽

1999年被評為首都勞動獎章獲得者

1999年被英國劍橋傳記中心授予20世紀傑出人才獎狀

200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1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授予中醫藥現代化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社會兼職

先後兼任中國化學會理事兼有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有機學科評審委員,衛生部新藥評審委員等。現任衛生部藥學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國科促會會員,美國生藥學會會員,《亞洲天然產物研究雜誌》副主編(英文版),《藥學學報》編委等職。

人物成就

1985年晉升為研究員,1999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發表論文250多篇,被SCI 收錄和引用150餘篇。申請專利9項,編著出版科技參考書4冊,300餘萬字,培養碩士生7名、博士生30名、博士後5名。2006年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梁曉天、中國工程院院士於德泉的指導下,河南省天然產物重點實驗室博士張海燕與中國醫藥科學院有關專家組成聯合攻關組,研製出以"綠色動力"為主要品牌的系列食療養生保健品。

於德泉在國內率先用近代2DNMR技術研究天然產物化學結構,發表該方面的論文和專著。總結出不同類型天然產物的紫外光譜吸收特徵,歸納了若干天然產物結構的1H NMR和13C NMR譜的結構與譜學關係,簡化了1H NMR中AB和ABX系統信號具體歸屬方法,發現二萜生物鹼11-羰基和13羰基呈現不同COTTON 效應,解決文獻中爭論的結構問題。編著出版了《紫外光譜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核磁共振波譜分析》及翻譯出版了《近代核磁共振譜闡明結構》等波譜書籍及發表有關譜學的多篇論文。其中《核磁共振波譜分析》獲2000年化工部優秀圖書一等獎,2001年國家圖書提名獎。

主要論著

1 梁曉天,於德泉,吳偉良,等.鷹爪甲素的化學結構.化學學報,1979,37:213-230.

2 Yu De-Quan,Das BC.Aikaloids of Aconitum barbatum.Planta Medica,1983,49:85-89.

3 於德泉.核磁共振雙照射及其應用.化學通報,1985(10):22-27.

4 於德泉.二維核磁共振譜及其在天然藥物化學的應用.藥學學報,1985,20:785-800.

5 孫放,於德泉.Atisine型二萜生物鹼的圓二色譜(CD).有機化學,1985:395-396.

6 Sun Fang,Liang xiao-Tian,Yu De-Quan.The structures of four new Diterpene Alkaloids spirasine ⅩⅡ,ⅩⅤ.J Nat Prod,1988,51:50-53.

7 Sun Fang,Liang xiao-Tian,Yu De-Quan.A 2D-NMR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Spirasine X,A new Diterpene Alkaloid from Spiracaiapo.J Nat Prod,1989,50:923-926.

8 於德泉.激子偶合手性法及其在有機立體化學中的應用.化學通報,1989,4:5-12.

9 於德泉,謝鳳指.野菊花化學成分研究.藥學學報,1989,22:837-842.

10 於德泉譯,黃量校.近代核磁共振譜闡明結構.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1.

11 於德泉,楊峻山.核磁共振波譜分析.北京:化學化工出版社,1999.

12 黃量,於德泉.紫外光譜在有機化學中的應用(上下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13 Guang-Xiong Zhou,Long-En Zhou,Ruo-Yun Chen,De-Quan Yu.Calamistrins A and B,Two New Cytotoxic Monotetra-hydrofuran Annonaceous,Acetogenins from Uvaria calamistrata,J Nat Prod,1999,62:261-264.

14 Yan-Jun Zhang,Guang-Xiong Zhou,Ruo-Yun Chen,De-Quan Yu.Stryllactones from the Rhizomes of Goniothalamus griffithii.J Asian Nat Prod Research,1999,1:189-197.

15 Dong-Sheng Ming,De-Quan Yu,Shi-Shan Yu,et al.A New Furofuan Monolactone from Forsythia suspensa J.Asian Nat Prod.Research,1999,1:221-226.

16 Guang-Xiong Zhou,Ruo-Yun Chen,and De-Quan Yu.New Polyoxygenated Cyclohexences from Uvaria calamistrata.J Asian Nat Prod Research,1999,1:227-238.

17 Jiang Du,Ruo-Yun Chen,and De-Quan Yu.New Bislabdane-Type Diterpenoid from the Root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J Nat Prod,1999,62:1200-1201.

18 De-Quan Yu.Recent Works on anti-tumor constituent from Annonaceae plants in China(Invited lecture presented at the 21st IUPA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1998).Pure Appl Chem,1999,71:1119-1122

19 De-Quan Yu.Recent results on structural chemistry of new natural products fro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Pure Appl Chem,1998,70:431-434.

20 Zhong-Mei Zhou,De-Quan Yu,Pu-Zhu Cong.Steroidal Saponin from the seeds of Allium tuberosum.Phytochemistry,2001,57:1219-122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