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蓝头红尾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蓝头红尾鸲(学名:Phoenicurus coeruleocephala)是鹟科、红尾鸲属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头顶至枕蓝灰色,其余上体黑色,翅暗褐色,翅上有明显的自斑。下体颏、喉、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雌鸟上体灰褐沾绿,腰和尾上覆羽栗色,尾暗褐色,下体灰褐色,腹皮黄白色。特征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介绍
蓝头红尾鸲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针叶林中,尤以林下灌木发达又富有岩石的陡峻山边灌丛和针叶林上限疏林灌丛地区较常见,也栖息于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以及小块丛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亦成群。主要在地上和灌丛中活动和觅食,有时也站在岩石上或灌木枝头和树上,发现地上食物,则立刻飞下,频繁地在地面和树枝与灌木间飞上飞下猎取食物,也在灌木和树枝间飞来飞去寻找食物。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分布于中国、中亚、塔吉克斯坦、土耳其斯坦、帕米尔、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不丹、尼泊尔、印度北部等地。
形态特征
雄鸟前额、头顶至后颈蓝灰色,前额基部蓝黑色。背、肩、腰至尾上覆羽和尾羽等上体概为黑色,两翅暗褐色或黑色,内侧中覆羽、大覆羽以及内侧次级飞羽外翈基部白色,形成翅上大型白色翅斑。下体颏、喉、胸亦为黑色,腹和尾下覆羽等其余下体白色。秋季刚换的新鲜羽毛头顶、上体和下体黑色羽毛均具棕褐色或锈灰色羽缘,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羽毛的基本颜色。
雌鸟头、颈等上体概为褐色或烟褐色,有时微带棕色,腰和尾上覆羽栗色,尾暗褐色。眼周羽毛淡色。两翅褐色,中覆羽、大覆羽白色端斑和内侧飞羽基部的棕白色羽缘。形成两道明显的白色翅斑。下体浅灰褐色,明显着以棕色,腹和尾下覆羽灰白色或皮黄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或黑色,脚黑色。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中地上。巢多置岩石、倒木或树根等隐蔽物下面的洞中。巢呈浅杯状,主要由苔藓、枯草茎和枯草叶编织而成,内面有细的草茎、须根,有时还垫有羊毛、羽毛和其他动物毛。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但以雌鸟为主。每窝产卵3-5枚,多为4枚。卵淡蓝白色或淡蓝绿色、被有红褐色或黄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8.8-19.5毫米×14-15毫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亦参与孵卵,但明显较雄鸟为少。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栖息环境
蓝头红尾鸲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4000米的山地针叶林中,尤以林下灌木发达又富有岩石的陡峻山边灌丛和针叶林上限疏林灌丛地区较常见,也栖息于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以及小块丛林中。
生活习性
行为: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亦成群。主要在地上和灌丛中活动和觅食,有时也站在岩石上或灌木枝头和树上,发现地上食物,则立刻飞下,频繁地在地面和树枝与灌木间飞上飞下猎取食物,也在灌木和树枝间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停歇时常左右来回摆尾。繁殖期间鸣声甚悦耳。
叫声:似歌鸲的“tik-tik”声;于巢附近的告警声为“tit-tit-tit”的管笛音。银铃般嘹亮而快速高调鸣声似灰眉岩鹀。[1]
食性: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分布范围
存在(繁殖地):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存在(居住地):不丹、中国(新疆西部天山和中部塔里木盆地)、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存在和起源不确定(季节性不确定):土库曼斯坦。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该物种在阿富汗相当常见,在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北部和印度东部局部常见;在尼泊尔不太常见,在天山和帕米尔-阿拉伊(Pamir-Alai areas)地区不常见(del Hoyo等人。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