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红缨合耳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红缨合耳菊
图片来自植物智网

红缨合耳菊(学名:Synotis erythropappa (Bur. et Franch.) C. Jeffrey et Y. L. Chen)是菊科合耳菊属植物,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多卵形和长圆状披针形,果实呈圆柱形。 主要产于中国西藏东南部、湖北西部、四川、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具根状茎草本,根状茎木质,直立或斜升,具被绒毛的纤维状根茎单生或数个,直立或稀横卧,高达100厘米,通常上部有花序枝,下部在花期无叶,被黄褐色柔毛,蛛丝状柔毛或近无毛。叶具长柄,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5--7厘米,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心形,近截形,圆形或楔形,边缘具规则密至粗的不等长浅至深锯齿或齿,纸质或薄纸质,上面被疏柔毛至无毛,下面特别沿脉被柔毛至近无毛,羽状脉,侧脉3—5对,弧状斜升,叶脉在下面明显;叶柄长2--6厘米,被疏柔毛或近无毛;上部及分枝上叶较小,狭披针形,具短柄。头状花序具同形小花,无舌状花,极多数在茎枝端和上部叶腋排列成多数宽塔状复圆锥状聚伞花序,具短花序梗或近无梗;花序梗极短,通常具1线形苞片。

总苞狭圆柱形,长4—5毫米,宽1—1.5毫米,具外层苞片;苞片3--4,极小;总苞片2—3(·--4),线状长圆形,顶端钝,被短柔毛,草质,边缘宽干膜质,外面特别在基部被白色绒毛或柔毛,或无毛。管状花2—3(---4),两性;花冠淡黄色,长7.5—8毫米,管部长2—3毫米,檐部漏斗状,伸出总苞;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5—2毫米,尖。花药长3.5毫米;花药尾部长约为颈部之半;附片卵状披针形,颈部粗,向基部膨大。花柱分枝长1.5—2毫米,边缘具较长的细乳头状毛,中央的毛不明显。瘦果圆柱形,长3—3.5毫米,被疏柔毛;冠毛污白色至淡红褐色,长3—3.5毫米。花期7—10月。[1]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3900米的林缘、灌丛边、草坡。

本种提示

此种叶形、叶基部及叶缘、锯齿等均有较大的变异。前人曾据不同地区采集的标本分别发表了若干的种类。但这些种类在叶形上常有交叉不易明显分开,故应于合并为一种为宜。

分布范围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察隅)、湖北西部(秭归)、四川(茂县、甘洛、峨眉山、峨边、美姑、康定、宝兴、天全、大金、巴塘、木里)、云南(东川、昆明、滨川、大理、鹤庆、丽江、贡山、中甸)。

主要价值

全草(一扫光):苦,凉。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用于急性目赤红肿,疮疖,皮炎,跌打损伤。

参考来源

  1. 红缨合耳菊植物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