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瑞州黄檗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瑞州黄檗茶产于江西高安县(今高安市),1985年进京参加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被评为全国优质农产品。历史上的黄檗茶在元、明两代列为贡品。

品质特征

外形挺秀多毫;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片嫩绿明亮采用炒生锅、炒熟锅、摊凉、烘焙、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简单介绍

黄檗山位于宜丰县城西北96华里处的黄岗乡黄檗村境内,以禅、茶、泉、竹“四绝”而名闻天下,是禅宗名山,为我国佛教禅宗五大禅宗之一临济宗的祖庭圣地,也是赣西北著名的风景名胜。黄檗山主峰仙姑岽海拔一千四百余米,境内山势磅礴,层峦叠嶂,山高林密,林木葱郁,整日云腾雾绕,飞瀑鸣泉, 象特雄,景色极为幽雅。山中古迹,主要有古寺、塔林、虎跑泉、龟石、飞瀑等,还有名人题咏,形成道场塔林、峡谷飞瀑、清泉幽径、奇石险峰、古木香茶六大景观。

制茶工艺

瑞州黄檗茶的制茶工艺为采用炒生锅、炒熟锅、摊凉、烘焙、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炒生锅:锅温 120~140℃,每锅投叶量 0.4~0.5公斤,炒约 5~6分钟,到达叶变软,色转暗,折梗不断为适度。 炒熟锅:有理条作用,边炒边揉,三搓一抖为其特点,炒到茶叶六、七成干,形成紧、直、圆、光即可出锅。稍经摊凉,进行烘焙和足火。待茶叶含水量至 5~6%,白毫显露,香气 浓烈,即加工完成,趁热装包贮存。

储存方法

黄檗茶茶叶吸湿及吸味性强,很容易吸附空气中水分及异味,若储存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在短时期内失去风味,因此,掌握茶叶的储存方法保证茶叶的品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1]

发展情况

江西省宜丰县黄檗山黄檗人种茶制茶沿袭至今,家家有茶辅,户户即茶厂。一口锅一焙火便是一个手工茶栈,做工十分考究和精制:一是摘露水茶;黄檗人太阳出山后不采茶,头水茶以“一芽两叶”为标准。二是“加花”;黄檗村及附近的农家有栽花制茶的习俗,制茶时将盈香的花骨用丝线一串串缀起,封箱焙干后,把线拎出使茶“有花之奇香而无花之形骸”。三是专制“瓜片茶”;其制作很是叫绝,经杀青、扎叶、炒片、炭焙四道工序;竹枝作炒具,烘焙用木炭,鲜叶不过夜,保持其叶嫩、香酽、汤色、味醇、耐冲的独特风味。

清至民国,黄檗茶开始衰落。到上世纪40年代,黄檗茶几尽弛废,年产量仅仅250千克。民国期间,以黄檗茶加工的盈科泉花茶,驰名中外,其中以“珠兰银针”品质最佳,其茶条紧曲,形成钩状,香气柔和而幽长,滋味浓醇鲜爽,汤色明亮,冲泡时如银针直立,时沉时浮,此起彼落,令人陶醉。民国21年(1932 年)获华东区铜牌奖,次年又曾参加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展出,获得优秀奖。

近40年来,黄檗茶才重新有了很大的发展。解放后黄檗茶改名为“云雾毛尖茶”,是利用江西省宜丰县黄檗山生产的毛茶,经宜丰县盈科泉茶厂按照传统的方法精制加工而成。因黄檗山还有虎跑泉,故黄檗茶亦称“虎跑茶”、 “黄檗毛尖茶”。盈科泉是宜丰传统茶号,以产花茶为主,尤其是“珠兰银针”最有名。云雾毛尖茶在制作工艺上,进一步改进传统的制作工艺,使其日渐精细和科学化。此茶在制法上颇为考究,需经三炒、三揉、三烘焙,制成后还需经过五六次的拣选和分级,因而其特级茶也曾有“中州绝品”之誉。成品云雾毛尖茶条索壮实,汤色澄碧,滋味干爽纯正,香气持久。冲泡后,掀起杯盖,茶叶上浮下窜,有龙凤呈祥之势;呈云雾缭绕之状,为绿茶中的珍品。

解放后成立石花尖垦殖场,1961年就开始了改造黄檗茶老茶园,栽种新茶叶。1973年在井头、春坑建 立了茶叶基地,配有专业队伍。1986年太阳岭药场改称林场后,茶叶基地不断扩大。1987年茶园面积392亩,产干茶2.76吨。1988年太阳岭黄檗茶列为全场农业开发10大商品基地之一,1991年茶园面积406亩,产干茶3吨,畅销省内外。现在黄檗山脚下,太阳岭、天子山光两个茶场每年可产“剑峰”、“ 银针”、“ 毛尖”约800—1000斤,市场售价一般在每斤550-1200元的水准,主销北京、广州、长沙、武汉以及港澳地区。

2011年新成立的江西黄博士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宜丰县已有的茶资源,专注于开发生产黄檗茶。该公司聘请科研院所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负责挖掘和开发黄檗茶加工工艺,引进现代清洁化生产设备加工生产黄檗茶,已开发出黄檗玉针、黄檗玉峰、黄檗玉片、黄檗玉珠等系列黄檗茶产品,使黄檗茶的生产进入新的时代。

茶诗赏析

黄檗茶历史悠久,根据《瑞州府志》记载,远在唐代已作贡品。宋人所著《萍州可谈》中就有“江西瑞州黄檗茶,号称绝品”的记载。北宋文学家苏辙贬谪筠州(瑞州)时,写有茶花诗二首,其一《咏前寺茶花》诗曰:

黄檗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只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作者以黄檗春芽只有大麦粒那么大,来表明采摘的黄檗茶之幼嫩、细小,采摘时倾山倒谷,几乎把幼芽都摘光了。诗人担心茶树经过如此细致几番的采摘,它的养分会耗尽,元气会大伤,没有能力再繁育了。但想不到冬天它还能开放出许多茶花来。这种花清香如崖菊,秀色如岭梅。结下茶籽,又可拿来播种,再长成茶树。从此诗可见,黄檗茶远在宋代,其产、制都已积下了丰富经验。该茶在元、明两代,均被列为贡品,年进贡达15千克。但自清代至民国,瑞州绿茶逐渐衰落。到了本世纪40年代,瑞州绿茶几乎面临绝境,年产总量仅250千克。

参考来源

  1. 黄檗茶普洱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