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凤庆大叶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凤庆大叶茶,原产云南省凤庆县。云南南部、西部茶区广泛栽培。四川、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曾大面积引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3—1985。

凤庆大叶种: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原产于临沧市凤庆县大寺乡、凤山镇等地,目口明代《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太华茶”。[1]

分布

主要分布在凤庆、昌宁等滇西茶区。是我国1984年首次认定的国家级良种,编号为“华茶13号(GsCTl3)”。树姿直立或开张;叶形椭圆或长椭圆,叶色绿润,叶面隆起,叶质柔软,便于揉捻成条。嫩芽绿色,满披茸毛,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9.0克,较勐库大叶种轻,没有勐库种肥壮。

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2.9%,茶多酚30.2%,咖啡碱3.2%,儿茶素总量13.4%。故成品茶条秀毫显,鲜爽度优于勐库种,但收敛性(茶气)强而弱于勐库茶,滋味浓而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种。

形态特征

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植株高大,树姿开张或半开张,主干显,分枝较稀,叶片水平或上斜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绿,富光泽叶身稍内折,叶面隆起,叶缘波状叶齿稀浅,叶质厚软。芽叶较肥壮,绿色,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19.0g。花冠直径3.2~4.5cm,花瓣6~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3~4裂。果径2.2~3.5cm,种径1.5~2.1cm,种子百粒重169.0g。

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春茶开采期在3月中旬,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产量较高,每667平方米可达140kg左右。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9%、茶多酚30.2%、儿茶素总量13.4%、咖啡碱3.2%。适制红茶、绿茶。制红茶,香气高锐持久,滋味浓强鲜醇;制云南绿茶,香高,滋味浓厚鲜爽。抗寒性较弱。结实性强。

栽培要点

深挖种植沟,施足基肥,育苗移栽采用双行双株或双行单株种植,每667平方米植3000株左右,严格多次低位定型修剪。注意防寒。

适栽地区

年降水量800mm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 -5℃的西南和华南茶区。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