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龙王庙行宫

(重定向自乾隆行宫

龙王庙行宫位于中国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皂河镇,毗邻京杭大运河和骆马湖,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五次住在这里,故俗称乾隆行宫,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御码头遗址作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归入龙王庙行宫[1]

龙王庙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雍正五年(1727年)和嘉庆十八年(1813年)两次重修。总占地2.2公顷,有三进院落,殿宇十四座,建筑面积1996.75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御碑亭、献殿、龙王殿、灵官殿和大禹王殿,两侧有钟鼓楼和配殿。主体建筑龙王殿立于须弥座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内部梁枋饰以苏式彩绘。

目录

历史沿革

龙王庙行宫,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2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各代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占地36亩,周围红墙,三院九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宫式建筑群。

1982年、1988年、1992年、1993年,省、市、县三级政府耗资100万元分别对龙王殿、御碑亭、钟、鼓楼等进行了规模修缮。

2001年7月,省、市、县人民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重新制定了系统、细致的抢救方案和维修措施,第一期工程耗资250万元,第二期工程耗资145万元来修缮相关文物

2013年至2015年间,龙王庙行宫及皂河古镇新建、改扩建了下江南大观园、景区游客中心、停车场、通圣街、道路管网、内涵提升、安澜桥、安澜桥广场及停车场、景区创建提升等投入约1.5亿元。

建筑特点

结构

行宫建筑古朴典雅,楼阁辉映成趣,布局对称,轴线分明,分列殿宇15座,中轴线上建筑物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整个建筑群由六大部分组成,最南端为古戏楼,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初九庙会及清帝驾临看戏之用,现存1.4米高石基。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广场两边有两根六丈高的神杆(俗称旗杆)神杆两边有相对应的“河清”、“海晏”牌楼。广场北侧是山门,亦称禅殿,神殿大门两旁置放两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狮,石狮造型生动,用料考究。山门正门的正上方,青砖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7个镏金大字,“敕建安澜龙王庙”和一方“乾隆御笔印”。

特点

龙王庙行宫是全国众多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唯一保持较为完好、且最具价值的清代北方宫式古建筑群[2]

视频

龙王庙行宫 相关视频

中国大运河 79古迹篇·龙王庙行宫
宿迁湖滨新城皂河古镇龙王庙行宫庙会

参考文献

  1. 乾隆行宫,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2013-01-22
  2. 龙王庙行宫景点介绍,龙王庙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