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鄉土作品(查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鄉土作品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鄉土作品》中國當代作家查乾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鄉土作品

他的鄉土作品依然頻出,並且寫作的方式越來越趨於自由和靈動。《歌逝》作為王方晨寫作史上第一個總結性作品,有着不容忽視的意義。如果說《林祭》展現了原始生命力在畸形文明之下的無處遁逃,是一種吶喊,那麼《歌逝》則是激情過後的一種溫情的關懷與慰藉。小說開始將批判精神與歷史審視融化於爐火純青的敘事之中。谷青夫婦的歌唱,其實是一種生命的境界。這部小說不是證明那貧窮的年代值得歌唱,而是證明在任何年代人都有着歌唱的資格,甚至歌唱的尊嚴。正如伊格爾頓在《如何讀詩》中所言:「從海德格爾到本雅明以降,一直在警告世人:體驗正在從世界上消失。」王方晨在此祭奠的其實正是這種體驗,失去這種體驗,逝去的就不僅僅是「歌」,而是一種「靈」,是一種隱秘的自娛方式,隨之而來的或許將是永無止境的奔忙。正如王方晨自己所言:「歌聲逝去了,這也正是《歌逝》這篇小說的題旨所在。往事雖然不堪回首,但仍然常使人帶着傷逝的情感和並不欣慰的感受不由自主地回首。我們不能忘記某個時代的苦難,但也不能停止挖掘隱藏在這份苦難下的種種新的意義。物質的窮困並不可怕,心靈的無所歸依才是最為可怕的。」

《祭奠清水》從王方晨的個人寫作史意義上,是一部承上啟下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有魯迅先生《故鄉》的影子,但相比之下又多了一層「幽魅」,這種幽魅之感可以在山東大地上的另一部經典《聊齋志異》中找到源頭。無論是清水對於我們這些青春懵懂的「小獸」那玉人一般的魅力,還是清水與小五若即若離的愛情故事,都採用了文言小說的筆法。但是這篇小說將《故鄉》的鄉土風情和《聊齋》的客觀敘事都異化了。在王方晨營造的鄉土空間中,「俺們」是保留了原始的「玉童」崇拜與青春伊始的性衝動的少年。少年們對同性清水的崇拜,夾雜了權力符號、生計符號、文化符號等多種因子在內。在這個小小的村落里,「清水」是一種神秘的標準。少年們不理解他的矜持與美好從何而來,只是憑藉生命即時的衝動想要無限地接近他。其實,是想要自身接近一種「寬餘」。這種寬餘一方面是貧苦的解放,另一方面是眾人目光下的獨寵,一種毫無理由的「寵兒」與「天驕」的本能。

少年們往往是「無知」與「無怨」的。也就是在清水輕易地領回了小五之後,他們才產生了不平的意識,知道是由於家庭困境而讓他們無法及時擁有自己的伴侶。他們的這種怨氣,起源於一種戀母情結,以及渴望關照的急切心情。這一切都在清水身上得到體現。但如果我們僅僅將此理解為鄉土版的「少年維特」又是不夠的。小說的複雜性在於,洗澡的池塘保留了少年們在幾乎沒有出頭之日的環境下,唯一]的夢寐與寄託。清水與小五最後的葬送,一方面是鄉土中「玉童」經驗的葬送,另一方面,從對故事若即若離地參與而言,這也代表了鄉土童年的理想模式永遠無法作為記憶參與到「俺們」的經驗中,「俺們」永遠是外圍者,帶着遺憾聆聽並複述着這永不可得的經驗。同時,對於王方晨本人來說,他的敘事也開始具有了一種超越性的品質,他營造「靈氛」的感覺更臻熟稔。鄉土中那些無法言說的故事,被他與現實進行恰到好處的交織,從而引導讀者走向更加遙遠又更加深入的靈境。不難看出,王方晨在《祭奠清水》中已經體現出《老實街》中的一些影子,他一直在積累着現代社會中業以流失的「體驗」,而等待着厚積薄發的那一刻的到來。

[1]

作者簡介

查干,品詩文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