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上帝想看她的舞蹈(为生歌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也许上帝想看她的舞蹈》是中国当代作家为生歌唱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也许上帝想看她的舞蹈
读了《邓肯自传》,我不知为什么想起了台湾作家三毛,也许因为她们都是爱的纯粹,爱的率性而为。不同的是,三毛为荷西的爱,乐于将自己投身与婚姻。邓肯则对婚姻拒绝的很彻底,仅有的一次短暂婚姻也禁锢不住她那颗向往自由的心。对于爱,在不停的寻找,不停的失败中,升华了她对舞蹈的不断追求,对艺术的终生痴迷。
这是一本传记,记录了一位舞者的一生,而这位舞者就叫伊莎朵拉·邓肯,现代舞的鼻祖。在19世纪初期,高雅艺术仅限于戏剧和芭蕾的欧洲,对于那种对音乐,对诗歌,对自然,自由伸展全身的舞蹈,丝毫不能理解。这不亚于我们听惯了邓丽君,就不屑于周杰伦的状态。
而伊莎朵拉·邓肯,这位天生的舞者,在六岁时就可以带领孩童在舞蹈中寻求美感,在10岁时就扎起辫子,冒充成年人办起舞蹈班的女孩儿,在以后的不停颠簸中,以其超绝的自信,像一个天使一样,把她的优美舞蹈带到人间。她的舞蹈融合了希腊诸神的传承,融合了欧洲著名雕塑和绘画的唯美,在四肢柔软的挥舞中,带给人一种无法言语的陶醉。
但是,在那样一个年代,人们的守旧,嘲讽,鄙弃,不停地压迫着一个舞蹈天才,穷困在早期伴随着伊莎朵拉·邓肯,她不停地辗转英国与法国,像一个流浪艺人一样,在富人和权贵的晚宴中,挣来微薄的房租和食物。 但是自信的伊莎朵拉·邓肯,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当她在为生活不得不在哑剧,戏剧中扮演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而不能完全展示她的舞蹈时,她愤怒了,决心再也不参加这样毫无个性和自我的演出,当一家并不重视她舞蹈的剧场老板以高薪邀请她时,面对她的拒绝,瞠目结舌,拂袖而去。而在数年后,这位老板在她专舞演出后,手捧鲜花感慨万千,理解了她当时的态度。这就是伊莎朵拉·邓肯,这位自信的舞者带给世界的一份坚持。 这样的事例在伊莎朵拉·邓肯的一生中很多次出现,一个钢琴家听闻自己的曲子被她编成舞蹈,十分愤怒,找上门来理论,他认为没有人能理解他的艺术,而邓肯在他面前立即翩翩起舞,立时吸引了钢琴家的目光,惊讶地说:这就是我幻想中的感觉。
在邓肯的一生,诗人,画家,音乐家,甚至是费地南德国王都曾为她的舞蹈着过迷。在她的一生也有无数个爱人闪过,在没有婚姻的情况下,她拥有的两个孩子,没能伴随她成长起来,一次意外,塞纳河夺走了他们,一年以后,一次万众疯狂的演出后,她的围巾滑进车轮,也夺走了这位著名的,一生都在舞蹈与爱中徜徉的天使。 也许上帝觉得是时候了,她留给凡间的已经够多了,上帝也想看看她的舞蹈,所以召回了他的天使,只留下人间最美的舞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