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九华山金乔觉的故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乔觉是地藏菩萨吗?九华山金乔觉的故事据《图赞》记载,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地藏菩萨示现降生在新罗国的国王家,名金乔觉。金乔觉二十四岁时出家修道,并在唐朝时来到我国,居住在九华山的一个石洞里。

原文

  今天是农历七月三十,地藏菩萨圣诞日。

  在佛教里,地藏菩萨以“大愿”、“大孝”而著称。经典中有菩萨因地救母的感人故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愿,正是地藏菩萨所发。

  古来赞叹地藏法门的祖师大德,不胜枚举。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以“地藏之孤臣”自称,常礼地藏忏,持诵地藏真言。近代的弘一大师不仅编著了《地藏菩萨圣德大观》,还参与创作了《地藏菩萨九华垂迹图赞》(简称图赞)。我们熟悉的上梦下参老和尚,更是地藏法门的忠实践行者与倡导者。

  据《图赞》记载,佛灭度一千五百年,地藏菩萨示现降生在新罗国的国王家,名金乔觉。金乔觉二十四岁时出家修道,并在唐朝时来到我国,居住在九华山的一个石洞里。

  当时,九华山一带的土地,归佛教大护法闵让和所有。闵公见金乔觉一心向道,生活十分艰苦,主动提出供养土地建精舍。金乔觉表示,袈裟大的一块地即可。可让闵公没有想到的是,金乔觉把袈裟展开后,竟然遍覆整个九华山。闵公深信金乔觉是菩萨化现,于是将整个九华山供养出来,辅助菩萨弘法利生。

  金乔觉驻锡九华山七十五年,建立道场,聚众修法,度生无数。九十九岁时示现圆寂,三年后肉身不坏,颜貌如生,众弟子建塔供奉。塔建成后发光如火,后人更加确信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

  时值地藏菩萨圣诞,让我们共同感念地藏菩萨的功德,学习地藏菩萨的悲心宏愿,代父母师长、护法檀那、一切有情,于地藏菩萨座下,至诚祈愿: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弟子众等,至心忏悔无始劫来,身口意有意无意所造种种恶业。于父母师长三宝前,所造种种不孝养、不恭敬之罪;于一切众生处,所造种种伤害之罪……如是恶业无量无边,今皆发露忏悔。

  弟子众等,愿以智慧力改恶向善,以大行力精进向上,以大愿力永不退转,以大悲力利乐有情。

  并祈:

世界和平,

灾难消除,

祖国富强,

众生安乐。

若有见闻者,皆获其利益。

福慧与日增,善愿悉成就。[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