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都区共和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都区共和乡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下辖乡,地处乐都区西北部,东临引胜镇,南接雨润镇,西邻达拉土族乡。行政区域面积91.27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末,共和乡户籍人口有9274人。截至2019年10月,共和乡下辖16个行政村。

2011年,共和乡经济总收入4379.6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686元,比上年增加715元,增长18%。

2018年,共和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1]

中文名: 共和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面 积: 91.27 km²

下辖地区: 16个村委会

政府驻地: 联星村

电话区号: 0972

邮政区码: 810722

气候条件: 大陆性高原气候

车牌代码: 青B

人 口: 9274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建置沿革

1950年,沿旧制设努木乡。

1952年,改称共和乡。

1958年,并人汉庄公社。

1961年,分设共和公社。

1984年,复设共和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共和乡下辖16个行政村:联星、许家寨、高营、大庄、拉科、马厂、桦林、拉日、虎林、童家、克什加、磨石沟、洒龙、书卜、民族、祁家堡。

截至2019年10月,共和乡下辖16个行政村:联星村、许家寨村、高营村、书卜村、大庄村、拉科村、拉日村、磨石沟村、虎林村、桦林村、祁家堡村、洒龙村、克什加村、马厂村、民族村、童家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共和乡地处乐都区西北部,东临引胜镇,南接雨润镇,西邻达拉土族乡。行政区域面积91.2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共和乡地处湟水谷地北侧山地、丘陵。主要山脉有松花顶、辽过顶、大顶山,平均海拔2200米,境内最高峰松花顶位于克什加村,海拔4000米。

气候

共和乡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4.9℃,1月平均气温-9℃,7月平均气温16℃。生长期年平均180天,无霜期年平均17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8小时,0℃以上持续期150天(一般为4月10日到9月15日)。年均降水量385.4毫米。

水文

共和乡境内建有蓄水20万立方米的桦林水库,水流经过虎林、拉科、大庄、联星、高营、许家寨。境内主要河道1条,从扎子寺至湟水河流经境内祁家堡、拉日、童家、联星、高营、许家寨村,长15千米,流域面积120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9956人,其中男性5118人,占51.4%;女性4838人,占48.6%;14岁以下1211人,占12.2%;15—64岁5981人,占60%;65岁以上2764人,占27.7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278人,占63.06%;有藏、蒙古、土3个少数民族,共3678人,占36.94%;超过千人的有2个民族,其中藏族161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3.77%;土族1169人,占31.78%。2011年,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8.1‰,人口自然增长率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5人。

截至2018年末,共和乡户籍人口有927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共和乡经济总收入4379.6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4686元,比上年增加715元,增长18%。

2018年,共和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

农业

共和乡有耕地面积1.6万亩,人均1.6亩;草场面积9万亩,林业面积1790亩。农作物以小麦、马铃薯、油菜、大蒜为主。2011年,小麦产量55吨,马铃薯产量2496吨,油菜产量20吨,大蒜产量3648吨。主要经济作物有黄烟等。2011年,黄烟种植面积2100亩,产量630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7338头,羊饲养量9871只,牛饲养量1944头;家禽饲养量962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059.2吨,其中猪肉632.3吨,羊肉210.2吨,牛肉163.5吨;禽蛋168吨,鲜奶86吨;畜牧业总产值2093.9万元。

截至2011年末,共和乡累计造林1.96万亩,其中防护林5000亩,经济林5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3万株,林木覆盖率8%。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50亩,产量600吨,主要品种有大樱桃、杏、软儿梨等,其中大樱桃270吨,杳180吨,软儿梨100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共和乡有九年制学校1所和教学点9个,教职工85人,其中公办教师84人,聘用教师1人;学前教育63人,小学495人,初中379人。教学班44个,其中学前教育9个,小学25个,初中10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0%,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人学率为100%;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100%;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100%。

2011年,共和乡教育经费达40万元,比上年增长1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共和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42平方米,藏书1500册;档案室1个,建筑面积25平方米;农家书屋9个,平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共和乡有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6个,乡卫生院1个,病床34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5张,固定资产总值43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2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职业助理医师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人、职业(助理)医师0.6人。2011年完成诊疗0.38万人次,出院病人0.048万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536人,参合率86%。

社会保障

2011年,共和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03户,人数1001人,支出18.88万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7人,支出1.14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01人次,共支出4万元;农村临时救济40人次,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3.18万元,比上年增长14%。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0.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0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0.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9人。

交通运输

共和乡境内有G109公路穿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共和乡因1952年设共和乡而得名。

视频

乐都共和许家寨社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