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2]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

名词解释

快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身。原是孔子(前551—前479)对于《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关青年男女爱情描写的评语,后世儒家将其作为倡导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中正平和、情理谐和之美的基本规范与评价标准。这一术语与儒家提倡的中庸思想相一致。近现代以来,其思想内涵也因受到时代潮流冲击而不断更新。

引例1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关雎》快乐而不放纵,悲哀而不伤身。)

引例2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国风》虽然描写爱恋情欲,但是并不放纵;《小雅》虽有怨恨与批评,但是并不煽动作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