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都山(杨文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乐游都山》是中国当代作家杨文江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乐游都山
祈连绝处总燕支,
到此回看北斗低。
六月山头犹戴雪,
罡风吹落蓟门西。
夏日五月,正是娘娘花开得娇艳欲滴的时节。为了一睹她的芳颜,于是相约友人踏上了都山之旅。
当盘旋而上的山路停歇下来的时候,向前延伸的道路也似乎戛然而止了。无奈,只好在此此略为休整,一行人再做其他打算。
车门刚启,与一股异香,相撞了个满怀。我不由地侧向同行的女伴,小心地探寻着芳香的源头。
友人一声惊呼。就在车轮的不远处,一株株、一簇簇,娇小可爱的花儿绰约多姿。那些洁如白雪的花朵儿顶着露,迎着光,在随风褪去的山雾之中微微抖动。
不用怀疑,这就是久闻其名的娘娘花。她携带着大自然的芬芳向你走过来了,她带着高山物种的纯然之美向你走过来了。你轻轻舒展腰肢,那随风飘散的缕缕天香,已经沿着每一根毛发、沿着每一寸肌肤沁透了你的心田。
仰头相望。由2888块花岗岩石条铺就的天梯,争相跃入眼帘。它们,穿过“积雪”、透过苍翠直接云端。
悠忽之间,每个人的心坎上都生长出几分敬畏。我们放弃了本可以直抵顶峰的捷径,而是由着娘娘花的指引,迂回于一条次原始森林中的幽幽小径,朝着娘娘顶的方向伛偻而行。
随着山势起伏,山路愈发崎岖婉转。时而,头顶莽苍如盖不见天色。时而,脚下盘根古木形色各异。几团擦身而过的山雾,使人恍如身坠仙境之间。友人一时兴起,吟诵出这首出自明代的《都山赋》。
都山海拔1846米。做为燕山山脉第二主峰,她毗邻渤海,山势多变,经年气候湿润。山腰以上及顶部分,片片石海相连,如茫茫雪色直与天齐。满族文化里面,长城关隘被称作口,因此就有了口里、口外之分。作为口外八景之首,康熙帝御笔的“都山积雪”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醒目。
“都山积雪”不是雪。远古漫长的冰川运动,寒冻与雪崩并存、雪蚀和流水合力。于是,一整座山峰分崩离析,渐渐幻化成了由片片相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花岗岩块,构成的石头海洋。徜徉于石海之中,冰脊、冰川漂砾、冰川铲切和冰川漏斗的遗迹,不时显现于你的面前。
大约穿行了十余里的山路,视野渐渐开阔起来。举目相望,一座庙宇跃然于花白草绿之间。不用猜,那道平岗一定就是娘娘顶,那座庙自然就是望海娘娘庙了。
娘娘花走过来迎接你了。她们那娇弱滴翠的体态,叫人心生爱怜。千百年来,她们匍匐在娘娘的脚下,守护着一方圣土。暑往寒来,它们放低自己的身段迎接着四方来客。
走进由花岗岩块堆砌而成的围墙,两进的院落里面是娘娘的栖身之所。正厅之上娘娘端然而坐,她发髻高耸,双目慈祥的注视着每一个走向她的红男绿女。
每一个向她走来的,每一个她所能看见的,不论贫贱与富贵都是她的孩子。为了护佑自己的孩子,她宁愿永远相伴于这塞北高寒。
娘娘是东海龙女。幽燕大地上的千里赤旱,让她寝食难安。她见不得瘟疫横行,更见不得饿殍遍地,她要拯救百姓,她要救民于水火。于是她偷偷地溜到人间,施展她的法力。
旱情解除了,瘟疫消退了。但龙王震怒了,娘娘被贬谪到塞外牧羊以示反省。
曾经高高在上,锦衣玉食的公主啊,她的清泪挂满了衣襟。她思念那近在咫尺的故乡,她牵挂这苦难重重的人间。
最终,她选择放弃回归大海。她不肯向父王低头,不过是为了求得一方平安。
日月穿梭,时光延绵。她的坚毅,化作了一座高山。她的白发,化成了苍茫连天的石海。她的泪水,化成了道道泉流。流水呜呜咽咽,一路哀鸣奔向大海……
每年的这个季节,每年的娘娘生日。满坡满顶的娘娘花,都会开得洁如雪后的大地。我无法想象,那究竟是素爱洁净美丽的娘娘,装饰在头顶上的帕子。还是一位情怀天下又苦恋故乡的女子,用来拭泪的青巾。
由不得我联想翩翩,友人的呼唤自峰顶传下来。循声而望,状若圆锥的峰顶清晰可见,泛灰似白的花岗岩块布满山坡。它们,大小不一、形象各异。在我看来,整座山峰倒更像是一个大型的人工物料堆。友人继续招手,我挥手示意,然后任由着脚下乱石的托举,缓缓地向峰顶移动。
侧身斜眸,一袭洁白的衣裙恰入眼帘。夹在人流之中的她,显得那么醒目。她朝着娘娘顶的方向,朝着我的方向走过来了。她那婀娜的身姿,她那姣好的面容,引得身旁的娘娘花纷纷向她招手。
那美丽的姑娘啊,她的裙裾在花海中轻轻的摆动。但她,丝毫不为自己的美丽所动,更不为身边的美丽所动。她那躲过阳光的脸庞,笼罩在阴影之中。远远的,分辨不出是忧郁,还是疲倦。
无暇多想,友人的呼唤再次传了过来。我抬头观望,同伴们早已齐聚峰顶,等待合影留念了。
终于,都山完完全全地伏在了我的脚下。
回望群山,峰峰相连,如聚如散。目之所及,尽如朝拜状匍匐于我的脚下,可谓“一览众山小”。悠忽间,一股豪气沿着脊背直抵发梢。我直想高声呐喊,去大声咆哮。我还想纵身一跃,踏裂九天云霄。
垂眸脚下。散落在山沟沟里的村落星星点点,像是点缀于绿海之中的漂浮物。那里,曾经的呐喊声可否惊动过云霄?
唐开元二十二年,契丹联合当地奚人南犯,幽州守将郭英杰奉命征讨。遭遇战就在都山脚下,几经厮杀尸横遍野,郭英杰所部六千骑,人马无一生还。在阳光的照耀下,沟坎低洼处血色鲜红,亭台坡岗上盔明甲亮。为了抚慰亡灵,为了纪念这场战事,亮甲台的地名流传至今。
时光穿梭,白云悠悠。长戈破空的呐喊声,战马奔腾的嘶鸣声留在了历史。而洁如白雪,大如碗盏的天女木兰花,年年香艳如故。
下山的路显得既近且远。
峭陡的石阶路,宛如一条浮在石海上面的白练,它躲闪过树丛的挽留一路向下延伸。仿佛受到重力牵引般的,它呈直线状向下坠落。它直直的,一直坠落到停车场旁,才算止歇住脚步。
一阵清凉迎面扑来。游玩尽兴,体力透支的伙伴们,顿觉乏累与暑气尽消。不知是谁起的头,不着腔调的歌声在石海之上飘飘荡荡,在沟谷之间往返迂回。受了我们感染似的,一时间石阶上面歌声一片,笑声喧天。
停车场旁,我再次邂逅了那“洁白的衣裙”。我看见她在笑,笑容虽然有些牵强,但那悬浮于心的阴霾,毕竟在逐渐消褪。
我想起一句忘了出处的话: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心若放下,你就拥有了世界。烦恼放下,你就拥有了快乐。只有放下,才可以活在当下。
我顿开茅塞。昨天,已随风而逝,无须挂在心上。今天,已然走在路上,晴雨都须面对。明天,由今天铺就,何须黯然神伤?
我,且行且歌,快乐相伴。 [1]
作者简介
杨文江,男,满族,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