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杜陵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杜陵叟出自唐·白居易。

【原文】

  杜陵①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②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③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④明知不申破⑤,急敛暴征求考课⑥。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如何!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⑦。不知何人⑧奏皇帝,帝心恻隐⑨知人弊⑩。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注释】

  ①杜陵:秦为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改名杜陵。在今西安东南。②顷:一百亩。③秀:谷类抽穗开花。④长吏:县级官吏中的尊者,也泛指地方长官。⑤申破:上报说明。⑥考课:考察官吏的政绩。此处是说长官力求完成征收赋税的任务,作为考核的资本。⑦“虐人”两句:贪官污吏就是凶残的豺狼,不一定有钩一样尖锐的爪子、锯一样锋利牙齿的野兽才算豺狼。⑧不知何人:元和四年,作者曾有奏章呈请朝廷减免租税,故此处“不知何人”云实指作者本人。⑨恻隐:怜悯,同情。⑩知人弊:知道百姓困顿的情况。弊,劳瘁困乏。白麻纸:唐代中书省所用公文纸分黄白二种。重要的诏书如任命将相、豁免、征讨等用白麻纸,一般的诏令则使用黄麻纸。德音:指皇帝颁布的减免赋税的消息。京畿:国都所在地及其行政官署所直接管辖的地区。放:免除。里胥:即里正,古时的乡村小吏。唐代一百户为里,设里正一人。敕牒:指免税的公文、告示。榜:张贴,动词。蠲(juān):免除。

【译文】

  杜陵老头居住在杜陵,每年种了贫瘠的田地一顷多。三月份没有雨刮着旱风,麦苗不开花多枯黄死。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没熟都已经干枯。官吏明明知道但不报告真相,急迫收租、凶暴征税以求通过考核得奖赏。典当桑园、出卖田地来缴纳官府规定的租税,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剥去我们身上的衣服,夺掉我们口中的粮食。虐害人伤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钩、牙齿象锯一样地吃人肉!不知什么人报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怜悯、了解人民的困苦。白麻纸上书写着施恩布德的诏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税。昨天里正才到门口来,手里拿着公文张贴在乡村中。十家缴纳的租税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们君王免除租税的恩惠。

【赏析】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这时白居易新任左拾遗,上疏陈述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唐宪宗总算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请,还下了罪己诏;但实际上不过是搞了个笼络人心的骗局。为此,白居易写了《轻肥》和这首《杜陵叟》。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视民如子的情怀,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作者在《轻肥》诗中曾一针见血地控诉:“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在这首《杜陵叟》中,他更写道:“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白居易在义愤填膺地写下上述的控诉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实际上已经触及了封建社会那人吃人的凶残野蛮的社会本质。事实上,每当灾荒严重之际,由皇帝下诏蠲免租税,而地方官照样加紧盘剥勒索,不过是封建社会经常上演的双簧戏而已。宋代诗人范成大就有一首《后催租行》中提道“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说的也是一回事,在宋代,皇帝的诏书用黄纸写,而地方官的公文用白纸写,在封建社会中,能够对这种免的白免、催的照催的吃人双簧戏进行最早、最有力的批判的,正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旗手——白居易。[1]

歌谣概述

杂歌谣辞,是古代乐府采自民间的歌谣。其中歌是入乐的,谣虽未入乐,但是性质和乐府民歌却相似。《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12大类。[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