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乌药的鉴别方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药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

乌药

【药材来源鉴定】

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lm.的干燥块根。此药材表面常呈乌棕色,故名乌药。

【药材历史考证】

乌药的始载本草为《日华子本草》。

《开宝本草》谓乌药曰:“生岭南邕、容州及江南。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桠,叶青阴白,根色黑褐,作车毂形,状似山芍药根,又似乌樟根,自余直根者不堪。一名旁其。八月采根。”

《本草图经》曰:“今台州、雷州、衡州亦有之。以天台者为胜。木似茶损,高五七尺,叶微圆而尖,作三桠,面青背白。五月开细花,黄白色,六月结实。如山芍药根而有极粗大者,又似钓樟根。然根有二种,岭南者黑褐色而坚硬,天台者白而虚软,并八月采根。以作车毂,形如连珠状者佳。”

李时珍曰:“吴、楚山中极多,人以为薪。根、叶皆有香气,但根不甚大,才如芍药尔。嫩者肉白,老者肉褐色。其子如冬青子,生青熟紫,核壳极薄。其仁亦香而苦。”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乌药相符。至于以上《开宝本草》所载文字,根据《证类本草》标明“今注”考证,应出自《开宝本草》;但《本草纲目》谓其出自陈藏器《本草拾遗》。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纲目》在乌药条下也注明出自“宋开宝”。可见《本草纲目》关于该文的出处前后自相矛盾,难以为据。

【植物形态鉴定】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m。

根呈纺锤状或结节状膨大。幼枝青绿色,具纵向细条纹,密被金黄色绢毛,后渐脱落,老时无毛,干时褐色。

叶互生,叶片革质或近革质,卵形、宽椭圆形至近圆形,通常长2.7~5厘米,宽1.5~4厘米,有时长达7厘米,顶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而有光泽,下面苍白色,幼时密被棕褐色柔毛,后渐脱落,

偶见残存斑块状黑褐色毛片,两面有小凹窝,三出叶脉,全缘;叶柄长0.5~1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无总梗,常6~8个花序集生于1~2毫米长的短枝上,每花序一般有7朵花,并有1苞片;花被片6,黄色或黄绿色;雄花被片长约4毫米,能育雄蕊9,退化雄蕊坛状;

雌花被片长约2.5 毫米,子房被短毛。

核果卵形或近圆形,长6~10毫米,直径4~7毫米。花期3~4月,果期5~11月。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切片厚0.2~2毫米,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不可供药用。

【药材显微鉴定】

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39微米,脐点叉状、人字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4分粒组成。木纤维淡黄色,多成束,直径20~30微米,壁厚约5微米,有单纹孔,胞腔含淀粉粒。韧皮纤维近无色,长梭形,多单个散在,直径15~17微米,壁极厚,孔沟不明显。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68微米,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木射线细胞壁稍增厚,纹孔较密。油细胞长圆形,含棕色分泌物。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坡地、山谷或疏林、灌丛中。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湾等省区。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未切片者,除去细根,大小分开,浸透,切薄片,干燥。

【性能功用】

辛,温。归肺经、脾经、肾经、膀胱经。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内服:3~9克,水煎服。

【附注】

置阴凉干燥处贮藏,防蛀。 [1]

【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本品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切片厚0.2~2mm,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不可供药用。

【药性鉴别】

(1)本品粉末黄白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长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39μm,脐点叉状、人字状或裂缝状;复粒由 2~4 分粒组成。木纤维淡黄色,多成束,直径20~30μm,壁厚约5 μm,有单纹孔,胞腔含淀粉粒。韧皮纤维近无色,长梭形,多单个散在,直径15~17μm,壁极厚,孔沟不明显。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至68μm,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木射线细胞壁稍增厚,纹孔较密。油细胞长圆形,含棕色分泌物。

(2)取本品粉末3g,加石油醚(30~60℃)30ml,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油醚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药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D)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

【乌药的鉴别方法】

根横切面木栓层外缘常脱落,残留的木栓细胞扁平。次生皮层为4~10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并散有油细胞和石细胞。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2~6列连续成环,石细胞方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内壁及侧壁增厚。韧皮部狭窄,常散有厚壁、层纹明显的纤维;韧皮射线为1~5列细胞宽,多切向延长,含黄棕色物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年轮明显;导管稀疏,直径25~80微米;木射线以1列细胞宽者多见,含黄棕色物质。

根粉末: (1)石细胞众多,类方形或不规则形,通常三面增厚,孔沟及壁孔均明显,一般长20~75微米。

(2)韧皮纤维梭形,壁厚且弯曲呈波状,微木化,直径20~38微米,长280~620微米。

(3)木纤维少数,胞壁薄,直径15~35微米,长450~870微米。

(4)导管具缘纹孔,常破碎。

(5)油细胞椭圆形,多破碎,含黄色油状物。

(6)淀粉粒多为单粒,球形,脐点点状或星状;少数复粒,2~4个分粒组成。

【成分】

根含挥发油0.1%~0.2%,油中含有乌药烯醇(lindenemol)、乌药烯(lindene-ne)、乌药根烯(1-indestrene)、乌药内酯(linderalactone)、异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linderane)、氧化乌药烯(linderoxide)、异氧化乌药烯、异呋喃乌药烯(isouranogermacrene)、乌药根内酯(lindestrenolide)、新乌药内酯(neolinderalacton)、龙脑、乌药烯醇乙酸酯(lindereneacetate)、乌药奠(linderazulene)、表二氢异乌药内酯(epidihydroisolinderalactone)、异呋喃乌药内酯(isogermafurenolide)、乌药烃(linderane)、波尔定碱(boldine)、右旋番荔枝碱〔(+)-reticuline]()、a-藻烯、β芹子烯、8和Y杜松烯。此外尚含月桂木姜碱(laurolitsine)、乌药酸(linderic acid),以及β谷甾醇。

【乌药的药理】

对胃肠的作用:本品能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乌药所含挥发油内服,有兴奋大脑的作用,具有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液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等作用。局部涂用时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循环,缓和肌肉痉挛性疼痛。 抑菌作用: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