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乌头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头膏

【来源一】

《千金翼方•卷十六一中风上•僻第四》

【配方】

乌头250克,野葛莽草各500克。

【制法】

上3味药切碎,入酒中浸渍3小时,再与猪油同煎,待水气尽,纱布绞去药渣,冷凝即成。

【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寒,温通经络。

【适应证】

外感风邪后肢体不遂、偏枯口僻,及感伤寒后身体强直等症。

【用法】

有病者,向火摩多遍,汗出即愈。若触寒雾露,鼻中塞,向火膏指头摩入鼻孔中,即愈。勿令入口眼。

【说明】

乌头、莽草有毒。此方亦载于《外台秘要方•卷十四•中风上二十一门•贼风方》。


【来源二】

《千金翼方•卷二十五•疮痈下•湿热疮》

【配方】

乌头、雄黄、雌黄、川芎、升麻、黄柏、黄连各25克,杏仁14枚,胡粉2克,巴豆仁7枚,乱发10克,松脂30克,防己6克。

【制法】

将上13味药切碎,用猪膏3升急煎,令乱发消尽,用纱布绞去药渣,下入珍珠末10克,搅拌均匀,冷凝即成。

【功效与作用】

攻毒疔疮。

【适应证】

所生之疮痒痛掀肿,脓液较多,难敛难愈,伴随身体壮热等症。

【用法】

先用温醋泔将疮洗净,拭干后取膏敷之。

【说明】

方中乌头、雄黄、雌黄、胡粉、巴豆仁有毒。

【注意】

不适合内服。


[1]


【乌头膏 】

【组成】

乌头20枚,巴豆30枚,藜芦2两,大黄3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

【主治】

二十种恶疮,及风疮、痔瘘、疣子、黑疵、疮肿、鹊面、(黑干)(黑曾)、痤疖。

【用法用量】

上药同烧,为细末,加石灰1升,以染青汁和成膏。看病大小敷之,日2-3易。

[2]

【膏的定义】

膏的含义较广:如指物,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称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为膏。《山海经》 曾中说:“言味好皆滑为膏”,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养膏润为长。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患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


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 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