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主-肺動脈隔缺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主-肺動脈隔缺損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
原圖鏈接

英文名稱 :Aortico-pulmonary septal defect

中文別稱 :主-肺動脈窗

就診科室 :心血管外科

常見症狀 :心悸、氣急、乏力、易患呼吸系感染和發育不良等

主-肺動脈隔缺損或稱主-肺動脈窗,是一種較少見的先天性大血管畸形,據Stansel1977年統計,文獻中已報道的手術病例尚不足百例,缺損或窗口位於升主動脈與肺總動脈之間,其病理生理和臨床表現酷似動脈導管未閉。 [1]

病因

主-肺動脈隔缺損導致循環生理異常。由於大量血流自主動脈分流至肺動脈,使肺靜脈回流至左側心腔的血量增加,加重左心室負擔,因而引起左心室肥大及勞損,而體循環血流量相對不足,導致發育不良或遲緩。由於肺充血,易引起呼吸系感染。後期,肺小動脈發生管壁增厚和管腔變小等繼發性病變,使肺動脈阻力增加、壓力升高,右心室負荷過重,引起左、右心室合併肥大。待肺動脈壓力高於主動脈時,形成反向(右至左)分流,出現全身性發紺。 [2]

臨床表現

主-肺動脈隔缺損
原圖鏈接

由於缺損一般較未閉動脈導管口徑大,以及其分流的位置離心臟近,所以許多患者在嬰兒或幼兒期即死於充血性心力衰竭,倖存者心悸、氣急、乏力、易患呼吸系感染和發育不良等症狀,一般較動脈導管未閉更為突出。晚期肺動脈高壓嚴重產生逆向分流時則出現全身性發紺(而非動脈導管未閉肺動脈高壓時的下半身發紺)。

在胸骨左緣第3、4肋間可聞及連續性機器樣雜音,如已有明顯的肺動脈高壓,可僅聞及收縮期雜音。雜音一般較動脈導管未閉更響,且較表淺。同一部位可捫及震顫,肺動脈第2音亢進,或伴有肺動脈瓣關閉不全的雜音(GrahamSteell雜音)。分流量較大時,常可在心尖部聽到三尖瓣相對性狹窄產生的舒張期雜音。因脈壓增寬,出現水沖脈、股動脈槍擊聲和毛細血管搏動等體徵。 [3]

檢查

心電圖檢查

主-肺動脈隔缺損檢查
原圖鏈接

左心室肥大或左、右心室均肥大。

胸部X線檢查

心臟明顯擴大,肺動脈段突出,升主動脈擴大。

超聲顯像檢查

升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有異常通道。 [4]

鑑別診斷

動脈導管未閉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
原圖鏈接

動脈導管未閉是指位於左肺動脈根部和降主動脈峽部之間溝通肺動脈和降主動脈的血管在出生後沒有閉合。

永存動脈干

I型永存動脈干是指左、右心室均向一根共同的動脈干射血,動脈乾的半月瓣騎跨於高位室間隔缺損之上,解剖上僅見總干,未見閉鎖的主、肺動脈的遺蹟,體循環、肺循環和冠脈循環血供均直接來自動脈干。 [5]

治療

確定診斷應施行手術治療。對已有明顯肺動脈高壓,但肺動脈壓仍低於主動脈壓,左向右分流的雜音仍較響者,應爭取儘早手術。肺動脈壓接近或超過主動脈壓、雜音很輕或已消失、靜止狀態或輕度活動即出現唇指發紺、動脈血氧飽和度<90%、或肺總阻力超過10Wood單位者,已喪失手術時機,此時缺損已成為肺動脈高壓血流的「安全」減壓通道,如強行閉合手術,會促進右心衰竭,加速病情惡化。 [6]

參考來源

  • 胡健才,張殿堂,張代文等.   先天性主—肺動脈間隔缺損的診斷與外科治療——附4例報告. 《 CNKI 》 , 1993  
  • 王水雲,胡盛壽,吳清玉等.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手術21例臨床分析. 《 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 》 , 2001  
  • 張大國,李正倫.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的診斷及外科治療. 《 中華外科雜誌 》 , 1996  
  • 高曉紅,趙旭毅.   1例主肺動脈間隔缺損患兒圍術期的護理. 《 護理研究:中旬版 》 , 2003  
  • 孟強,吳清玉,閻軍,許建屏等.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的外科治療. 2002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