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主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主体(Subject)在哲学上指的是一个拥有独特的意识并且/或者拥有独特个人经历的存在,或者另一个外在于其自身并与其有关系的实体。 主体是观察者,客体是被观察者。 这一概念在大陆哲学中尤其重要。 其中,主体是讨论自身本质的核心术语

  • 事物中的主要或关键部分。【例】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一切措施大都以他们为优先考量。
  • 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例】在哲学系统中,主体便是一种个别自我。
  • 法律上指权利义务赖以发生的,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即为客体。【例】他拥有这栋别墅的所有权,人是主体,而别墅是客体。
  •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权利义务所赖以发生的称为“主体”。
    • 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 即为客体。
  • 行为的执行者。例,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就在于犯罪主体是客观还是主观原因停止了犯罪。
    • 未遂是客观原因,中止是主观原因。

探讨主体性

  • 何谓主体性?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百家争讼的题目。有人主张,主体性根本不存在,如英国哲学家休谟所说,内观自我经验,我们根本找不到一种东西叫做“自我”(self),因此主体的同一性是虚构的。
  • 有人主张,主体性是实在的,因此提出认识主体、政治主体、文化主体、道德主体、审美主体、性别主体等林林总总的主体论述。
    • 尽管我们不必采取休谟的怀疑论,但是,主体性的难以捉摸、不易界定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人们一直在思考它、使用它。
  • 有趣的是,在台湾,主体或主体性成为流行语言,基本上是相当晚近的事情。
    • 从台湾主要的历史资料库搜寻,可以发现,它们在九十年代后期才在学界与民间大量地使用。
    • 有关主体性的论述为何在九十年代后的台湾蓬勃发展?可

能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原因。

    • 第一个原因是全球思潮的西风东渐,尤其是后结构主义、后现代理论、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后殖民思潮在当时台湾开启的一波大流行,为主体论述的蓬勃铺了路。
    • 另一个原因则是与台湾本土政治的发展有关,尤其是台湾意识的日益昂扬,助长了主体论述在民间以及政治场域的风行。
    • 这种横跨学院与民间、学术与政治的全面流行,彰显出主体性概念与我们的日常实践密不可分的关系。
  • 尽管习见于日常生活,主体性一词仍旧覆盖著一层令人觉得熟悉、却又朦胧的神秘面纱,其主因,就是因为它的日常使用充满了歧义。
  • 维根斯坦尝言,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里的用法。在他看来,许多哲学难题的出现,都是来自语言的误用;而避免语言陷阱的最佳途径,就是去了解人们如何使用日常语言。
  • 在探讨何谓主体性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循著维根斯坦的建议,先从了解人们如何使用主体性一词开始,然后再一一廓清主体性的哲学问题。
    • 主体性是一个西方外来词,而且它是首先经由日文(主体性)的转译,才成为中文用语。
    • 日本人在使用“主体性”一词时,用法相当浮动,它不仅是

翻译自“subjectivity”而已,它通常也可对应于autonomy”(自律性)、“independence”(独立性),甚至是identity”(同一性/身份)。

    • 这样的歧义也出现在中文,一般人使用主体性一词时,经常有夹杂不清的现象。
    • 基本上,目前我们使用主体或主体性的概念时,可能同时指涉以下几种不同的意义:
    • (1) 同一性/身份:个人内在统一的自我或灵魂,或者是群体的身份认同(这个身份认同可能是建构的,也可能是本质的),与他者与他群乃是相对立的。
    • (2) 独立性:个人或群体乃独立自持,不受其他个人或群体的影响与干扰,因此是自足而不依赖的。
    • (3) 自律性:个人或群体为自身立法的能力,与他律性相对立。
    • (4) 主观性:以自身意识为出发点认识、把握、理解客体或内省自身的特定视角,而与客观性相对立。
  • 总的来看,主体性的歧义来自于它与同一性、独立性、自律性、主观性等概念的重叠与混用。
  • 这样的分析,或许可以让我们初步了解各种主体论述所指涉的

意涵与层次不同。

    • 例如,所谓的文化主体性,常常指的是文化独立性的层次;而认识主体此一概念,指的是采取主观性视角的自我意识;而当今经常为人所用的台湾主体性一词,有可能指的是身分(台湾人作为一种身份认同),也有可能是指自律性(台湾具有立法的主权)的面向。
  • 主体性此一概念横跨了知识论、伦理学、美学、政治学等等领域。这种跨领域的特性,也正是主体性让人不知如何定位的原因之一。
    • 本文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把主体性当作一个概念家族(familyof concepts),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主体性可以统括许多子概念(同一性、独立性、自律性与主观性),其子概念彼此之间虽然有差异,但是仍具有维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性。
    • 单单厘清主体性一词的语义,似乎未能解决困扰我们的问题。毕竟,语义指涉不清只是问题之一。另外困扰我们的问题是:
  • 主体性的构成条件为何?
    • 主体性与实践又有甚么关系?为何主体性常常被视为一种价值?因此,本文将从实践哲学(practical philosophy)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主体性的构成、实践以及价值。
    • 首先,本文将先介绍主体性概念在哲学史的变迁,尤其是康德、黑格尔的理论,以及其后的批评与超越。
    • 其次,本文也将探讨主体性作为一种价值的意义究竟为何,并且分析两种不同的价值,一种是以自由为导向的主体价值,另一种则是以正义为导向的主体价值。[1]

评论以台湾为主体的历史

  • 两家统派报纸,这几天又在炒作政府在一○八课纲上路后,删去或省略许多“中国史”。
    • 这样的刻意带风向,当然是要挑起民众对教育部“本土化”史观的不满,或许有心人又会扯到“数典忘祖”,甚至“大逆不道”的说法。
    • 然而历史以台湾为主体的方向,已成为国人的共识,搧风点火只会让人唾弃。
  • 拜国民党将台湾“中国化”的政策,在历史方面的教育,笔者在读高中,才在党外造势会场得知“二二八事件”,大学才怀疑自己有平埔族血统,担任老师后才得知台湾不只有“牡丹社事件”,还有美国商船“罗妹号事件”。
    • 直到现在已经有教育博士的学历,还热中于台湾本土历史书籍的阅读,因为太多发生在台湾这块土地的历史,在学生时代学校历史教科书从来都不曾提到。
  • “欲亡人国者,先亡其史。”所以要团结人心,要让人民认识自己成长土地台湾的历史,这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祖先的冒险犯难的过程。然而国民党来到台湾,带来了中国历史,这些中国历史,都带著深刻的统治者立场,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思维,到底事实有几分,很值得怀疑。
    • 最严重的后果,是让生活在台湾的人民,连自己祖先数百年的历史都无法得知,却要学习那遥不可及的中国帝王统治历史。
    • 脑袋里都保留太多“分辨忠奸”、“掌握权力”与“国家统一”的封建思想,早已失去了庶民主义,以及对这块自己安身立命土地的历史了解。
  • 要培养具备国际观、胸襟开阔的未来人才,当然是要以台湾历史作为核心,进而探讨周边区域以及世界的历史,而新的一○八课纲正符合这样的历史思维。
    • 如果学生的历史教学还绑死在“中国史”,不仅不符合历史教学的原理原则,也会造成学生和土地断裂,更无法体会到祖先筚路蓝缕的辛苦。
  • 以中国为主的历史,只会让台湾人遭受到“失根的兰花”的命运,无法团结民心,更别谈国家认同。
    • 所以这些反对台湾主体史观的报纸,当然就是主张统一的史观,不把台湾看做一个独立的国家。[2]

参考来源

  1. 吴丰维. 何谓主体性?一个实践哲学的考察 (PDF). 《思想》编辑委员会. 2018-10-24 [2020-08-29] (中文). 
  2. 陈启浓. 自由广场》以台湾为主体的历史何错之有?. 自由评论网. [2020-08-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