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丰沙大铁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丰沙铁路

图虫

中文名 :丰沙铁路

通车时间:1955年6月

全长:121 km

牵引动力:电气化(1984年完成)

起点:北京丰台站

终点:沙城站

正线数目:双线(1972年完成改建)

丰沙铁路,是连接北京丰台区河北张家口怀来县沙城镇的铁路线路,全长106千米,建于1952-1955年。是继京包铁路之后从北京去往冀西北重镇沙城、张家口的第二条通道,也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丰沙铁路为复线电气化铁路,沿线共设12个车站。自京西沿永定河岸北上,蜿蜒穿行于高山深谷之中,依山傍水,迂回曲折,隧道密集,桥梁众多。[1]

历史背景

1952年9月,丰沙铁路开工修建上行线,1955年6月通车,11月交付运营。这条铁路是避开原京张铁路关沟段33‰大坡道的另一通道,是当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所选的几条线路中认为较好,但因造价较高而被迫放弃的路线。 1963年初增建第二线即下行线。1972年,丰沙线复线改建完成,1984年完成电气化。 2016年6月,运行60年的丰沙铁路将迎来一次大改造。为了让长安街西延至门头沟,丰沙铁路4.97公里的路段将钻入地下,力争在2018年6月实现竣工通车。丰沙铁路改建工程完工后,将由原紧贴永定河大堤的位置东移50米,改从首钢老厂院内通过。

运营状况、规划

2017年12月21日上午10点40分左右,当天第一对开往北京丰台方向与河北沙城方向的两列货运列车先后在改建后的丰沙铁路上通过 。 丰沙铁路石景山段将通过入地的方式为长安街西延让路。据悉,丰沙铁路入地改造时间力争与长安街西延工程同步 。 为了给长安街西延让路,铁路丰沙线部分线路从地面线改为地下线 。

里程碑建设

全线隧道密集,上行线共隧道65座,下行共隧道67座,其中上行056号隧道长19.8米,是丰沙线同时也是中国准轨铁路最短的隧道。

重点工程

斜拉桥

丰沙铁路转体斜拉桥是北京市六环路109国道分离式立交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六环路全线最关键控制性工程。大桥跨越繁忙的丰沙铁路(每8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与铁路线相交角度约40°。主桥全长263米,采取四跨连续子母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结构,桥面宽30.26米,双向六车道。主塔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塔高33米,子塔采用塔、梁固结体系,塔高19米。是世界上首次采取墩顶转体的斜拉桥。转体箱梁全长182米,单铰转体总重量达15000吨,在同类型桥梁中居世界之首。

文化特色

丰沙铁路烈士纪念碑矗立在丰沙线进山的第一个隧道之前,琉璃渠村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小院旁边,碑文记录了丰沙铁路的修建过程以及英勇的铁道兵在与洪水风沙、落石、塌方等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过程中英勇献身的动人故事,105公里路段总共有108名烈士,平均每一公里都有一个人牺牲。 碑身为汉白玉石质;碑顶为金字塔形,碑阳额面是铁路路徽,碑身上刻"修建丰沙线烈士永垂不朽"11个字,下面基座上刻"1952-1955",碑阴上刻的是修建丰沙线的经过:丰沙线自1952年十月施工,1955年7月1日接轨通车,提前完成半年之久。修建丰沙线铁路共有四万余人,有集体转业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八师,有原各营业线的职工,有祖国各地的农民兄弟组成的这支建设队伍,在与坚石、塌方、流沙、洪水、烈火展开斗争中,共有108名同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贡献

丰沙铁路建成通车后,使北京包头间的运输能力不再受八达岭地段大坡道线路的限制,并成为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由北京发往张家口方向的大部分客运列车也已改行丰沙线。起止:东南起首都北京市,西北到河北怀来县。 丰沙铁路东南通过北京铁路枢纽与京山、京广、京秦等干线相通,西北自沙城并入京包铁路复线。全线线路中段的七号大桥,犹如一架彩虹飞跨于军都山脉峻岭之间;京西最大的水库官厅水库别有风光。 丰沙铁路烈士纪念碑矗立在丰沙线进山的第一个隧道之前,琉璃渠村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小院旁边,碑文记录了丰沙铁路的修建过程以及英勇的铁道兵在与洪水、风沙、落石、塌方等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过程中英勇献身的动人故事。105公里的铁路,108位永载史册的烈士,日夜倾听着列车的穿梭。当电气列车穿行在美丽的永定河峡谷,旅客们也许应该记起他们。 丰沙线是为了缓解京包线运能不足而修建的铁路,继丰沙一线1955年通车后,因运量加大、运能紧张而增建二线。 其中的永定河7号大桥首次采用跨度150米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拱桥新技术,矢高40米,形式美观,并节省大量钢材。该项新技术是中国创造,属当时亚洲之冠,于1978年获中国科技大会奖。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