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核反应宏观截面
中子核反应宏观截面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1]。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2]。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目录
名词解释
中子核反应宏观截面是一个中子同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平均几率大小的量度,它等于中子在媒质内飞行单位距离时发生某种核反应的几率,用符号Σ 表示。它是靶核的微观截面和单位体积内的靶核数N的乘积Σ=Nσ。
与微观截面不同,宏观截面的量纲是长度的倒数,常用 为单位。宏观总截面用 Σt表示,Σt=Σa+Σs,Σa为宏观吸收截面,Σs为宏观散射截面。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
- ↑ 中国人中国字|看中国人专属的浪漫和智慧!,搜狐,2022-10-12
- ↑ 了不起的中华文明:汉字发展史上的三次重大危机,搜狐,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