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经学史论著选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中国经学史论著选编》,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9113624。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1],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2]

内容简介

经学萌发于以农立国的宗法制下的古老中国,其经典为古代中国道术之总汇,突出地表现出其学说,理论和思想主张的两重性:既讲因革变易,又标尚平撕、折中与不变;既提倡独立思考,倡说对经书《尚书》不能尽信,要敢于藐视不遵礼义的大人物,又宣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既标尚忠信,又谓“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为一些侈谈大方向正确而违背道德准则之徒提供理论依据。既标榜尚汤.武革命,除暴安民,又倡言事君必忠,不许造反·既倡言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又谓:“君子思不出其位”,既要人们立大志,声言“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又谓“父母在,不远游”……

目录

一、前期着述

经今古文学

一经今古文的诠释

二经今古文异同示例

三经今古文的争论

四经今古文的混淆

五经今文学的复兴

六经今古文学与其他学术的关系

七经今文学在学术思想上的价值

八经今文学的重要书籍

纬书与经今古文学

一纬书的界说

二纬书的起源

三纬书的变迁

四纬书产生的原因

五汉代今古文学家对于纬谶的关系

六近代今古文学家对于纬书的见解

七纬书的书目

《经学历史》注释本序言

一、经学之三大派

二、经学史之重要与其分类

三、皮锡瑞传略

四、皮着《经学历史》批判

补遗

朱熹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朱熹传略

第三章朱熹之哲学

一本体论

二价值论

三认识论

第四章朱熹之经学

一《易经》学

二《书经》学

三《诗经》学

四《礼经》学

五《春秋》学

六《孝经》学

七《四书》学

第五章朱熹之史学与文学

第六章朱熹与当代学派

第七章朱熹之着作

一经部

二史部

三子部

四集部

第八章朱学之传授

附録朱熹简明年谱

中国学校制度

绪言

上古编

一传说中的西周以前的学制

二《礼记》、《周礼》所传的西周的学制

三春秋、战国时代的私学

中古编

一秦代的“吏师”制度与博士

二两汉的经典教育与学校

三魏晋时代学校制度的衰败

四南北朝的学校制度

近代编

一科举制度下的隋唐学制

二两宋的学校与书院

三异族统治下的辽、金、元学校

四明代的学校制度

五清代初、中叶的学制

现代编

一新式学校的萌芽

二新式学制的产生

三民国新学制的颁布与修正

四国民党党治下的学校制度

群经概论

导论

本论

一《易经》

二《尚书》

三《诗经》

四《三礼》——《周礼》、《仪礼》与《礼记》

五《春秋》——《春秋经》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六《论语》

七《孝经》

八《尔雅》

九《孟子》

纬谶中的孔圣与他的门徒

一孔圣的诞生

二孔圣的异表

三孔圣的使命

四上天的启示之一——获麟

五上天的启示之二——血书

六孔圣的宪法草案之一——《春秋》

七孔圣的宪法草案之二——《孝经》

八孔圣的告天

九孔圣的其他法典

十孔圣的史观

十一孔圣言行散记

十二孔圣的门徒

孔子

一引语

二传略

一孔子的家世

二孔子的生平

三孔子的日常生活

四孔门的述赞

五孔子的着作

三学说

一孔子的本体论

二孔子的道德哲学

三孔子的教育哲学

四孔子的政治哲学

五孔子的宗教哲学

四尾语

纬谶中的“皇”与“帝”

引言

一“皇”与“帝”

二“三皇”与“五帝”

三“五天帝”与“五人帝”

四三皇说之一——天、地、人三皇

五“三皇”与“十纪”

六三皇说之二——伏牺、神农、女娲

七三皇说之三——伏牺、神农与燧人

八黄帝——五人帝之一

九少昊——五人帝之二

十颛顼——五人帝之三

十一帝喾——五人帝之四

十二唐尧——五人帝之五

十三虞舜——五人帝之六

十四苍颉——五帝以外的一帝

十五三皇五帝之际的诸皇

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

二、学术经世

儒家之精神的社会政策

一赘言

二释题

三例证

四批判

僵尸的出祟

——异哉所谓学校读经问题

“汉学”与“宋学”

《孝经》新论

治经与治史

道儒的党派性

三、晚期论文

“经”、“经学”、经学史

——中国经学史论之一

什么是“经”?

什么是“经学”?

中国经学史研究的特点

中国经学史的研究任务

王莽改制与经学中的今古文学问题

有关讨论孔子的几点意见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初探

博士制度和秦汉政治

从顾炎武到章炳麟

“六经”与孔子的关系问题

一“五经”皆孔子所作说

二“六经”与孔子无关说

从孔子到孟、荀

——战国时的儒家派别和儒经传授

孔子以后的儒家派别

孔子以后的儒经传授

儒家内部孟荀两派的对立

附録

新文化运动百年祭

——兼论周予同与二十世纪的经学史研究邓秉元

周予同自述

周予同学术及生平简表邓秉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