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会议原图链接来自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的图片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大地测量领域最早的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中国科学院唯一从事大地测量学研究的公益性研究所[1],1970年归属国家地震局,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恢复重建。

研究所主要从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环境科学及其交叉领域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包括地球局部和整体运动、地球内部结构及圈层相互作用、地球系统的质量分布和迁移、大地测量在空间利用和国家大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长江中游地区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及湿地演化与修复等。

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培养点,3个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培养点,1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点;共有职工10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专职院士1人、研究员22人、副高级研究人员23人;拥有在学研究生92人,在站博士后6人。

历史沿革

1957年8月1日,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为基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测量制图研究室。

1959年,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制图研究室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制图研究所。

1961年,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与广州分院合并,组成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中南分院在武汉设立办事处。同年秋,中南分院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测量制图研究所、武汉高空物理研究所、湖北机械研究所合并,合并后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测量及地球物理研究所。

1970年,改属国家地震局,并更名为地震大队(研究所)。

1978年,恢复重建为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稳步发展

2007年4月,科技部下发《关于批准建设地球物理领域14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通知》,随后武汉大地测量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准依托中科院测地所进行建设,并于12月通过专家对建设计划的论证。

2008年9月,在湖北省2008年科技活动周工作总结暨科普管理培训会上,研究所获“2008年科技活动周优秀活动奖”。

2009年2月,被武昌区人民政府水果湖办事处表彰为2008年度城市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绿化工作先进单位。4月,在测地所举行由湖北省科协、中科院测地所共同主办,湖北省科技馆与湖北省天文学会共同承办的2009国际天文年(湖北地区)启动仪式。

2010年10月,研究所通过非保密认证单位保密体系建设验收。11月,研究所完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1年11月,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通过湖北省科技厅专家组验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通过科技部批准成立。

2012年12月,获中科院预决算工作先进单位、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2014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建设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11月,研究所承建的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分析中心及武汉跟踪站获得授牌。

2016年1月,被授予2013-2014年度湖北省文明单位称号。

视频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关视频

地球物理学类-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