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非中心”)是中国科学院2013年5月批准成立的境外科教机构。中-非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由学术委员会指导中心的研究工作。中-非中心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并以武汉植物园为依托单位,设立管理和协调机构全面负责各项工作。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Jomo Kenyatta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JKUAT)、中国科学院大学、昆明动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石家庄)、水生生物[1]研究所等为中-非中心的核心参与合作单位,并吸纳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深圳仙湖植物园等单位的对非研究力量,共同开展对非科技研究合作。

机构简介

在科研设置方面,中-非中心根据非洲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地域特点,以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技术需求强烈并与我国有着长期友好关系的国家为合作基点,有重点、分层次的建设了五个分中心,分别为: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分中心、非洲生态与环境研究分中心、非洲资源遥感联合研究分中心、非洲微生物及流行病控制研究分中心以及现代农业研究与示范分中心,着力解决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和传染病[2]流行等重大现实问题,并提升非洲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中心发展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是中国与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大陆在多个科学领域开展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截至2018年12月,中心与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和毛里塔尼亚等国的20家科教机构展开合作,已为非洲各国培养122名研究生。

2018年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和肯尼亚教育部长阿明娜·穆罕默德在内罗毕共同签署《关于发展运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旨在进一步深化中非科研合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