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的工資就業與勞動份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中國的工資就業與勞動份額》,張軍 著,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3月。是一家出版各學科各專業的綜合性圖書[1]出版機構,現為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成員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學、社會科學、政治、法律、財經、管理、歷史等學術專著和大眾讀物。全社現每年共計出書600餘種,其中近400種為新書[2]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出台實施一系列惠民富民政策措施,推動居民收入較快增長,收入結構不斷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國為實現工業化和經濟的快速增長,曾採取了扭曲生產要素價格的發展戰略。例如,「戶籍分割管理」和「工會的雙重角色定位」就是這種勞動力市場制度的傳奇色彩。因此,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一二十年間,勞動收入在中國 GDP 中的比重持續下降。儘管近年來這一趨勢有所扭轉,但這種制度化的低工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家庭消費在GDP中的比重一直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圍繞這一現象,本書從勞動就業制度(如正規性、合同期限、福利等)和勞動力市場結構(如工會、最低工資、集體協商等)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國的工資決定、工資與生產率的關係、勞動份額的演變等,分析結構轉型、勞動保護、技術進步和全球化貿易等對中國勞動力市場、工資和就業的綜合影響。

本書的研究旨在為黨中央提出的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完善初次分配製度、逐步健全再分配調節機制、更好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等目標的實現,提供學術支撐與政策指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