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的关心领导下稳步发展。专业委员会发展之初,主要聚集了国内最优秀的实验血液学[1]工作者,之后更多的临床血液工作者也加入进来,从而逐渐形成以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为特点的实验血液专业委员会。
宗旨
学会瞄准国际前沿,开始是以辐射所致造血损伤机理及造血重建为切入点,逐渐在造血干细胞发育、造血微环境、造血调控、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领域形成学会的特色和优势,大大缩小了造血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学术水平与国际的差距,成为国际实验血液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并辐射和衍生出我国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细胞因子、干细胞等新兴学科领域,促进了我国生物医学[2]多个学科和生物医药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学会本着“广泛吸收学会会员、突出实验血液学特点”的宗旨,先后成立了血液肿瘤生物学和靶向治疗、造血调控和干细胞、血管生物学和血液免疫学专业小组。
通过学组的规范化建设,集中全国血液学专家的力量,充分发挥实验血液学会的特色,注重临床转化,紧密结合国际发展趋势,更好地开展学术工作。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4届全国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实时展现血液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搭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高水平平台。2013年专业委员会成立了全国血液/肿瘤多中心临床研究协作组(Multicenter Hematology/Oncology Programs Evaluation System M-HOPES)。M-HOPES协作组的创立有助于更合理地整合我国血液疾病临床病例资源,进一步促进我国血液疾病医疗、科研活动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提高我国血液疾病诊治水平和国际地位。
二、历届专业委员会组成及主要学术活动
1. 历届专业委员会
第一届专业委员会(1986年~1990年)
主任委员:唐佩弦
副主任委员:陆道培,宋增璇,徐也鲁
秘书长:白炎
全国委员:唐佩弦,陆道培,宋增璇,徐也鲁,李梅生,白 炎,陈璋,齐笑庸,戴育成,李崇渔,吴祖泽,阮长耿,祝彼得,陈珊珊,王鸿利,徐有恒,李树浓(17名)
第二届专业委员会(1990年~1995年)
主任委员:唐佩弦
副主任委员:陆道培,宋增璇,徐也鲁
秘书长:毛宁
全国委员:唐佩弦,陆道培,宋增璇,徐也鲁,吴祖泽,陈 璋,李梅生,齐笑庸,戴育成,李崇渔,吴祖泽,阮长耿,祝彼得,陈珊珊,马军,王鸿利,王倚如,李树浓,杜德林,殷慧君,罗成基,毛 宁(22名)
第三届专业委员会(1995年~1999年)
主任委员:吴祖泽
副主任委员:唐佩弦,陆道培,阮长耿,宋增璇
秘书长:毛宁
副秘书长:裴雪涛
全国委员:吴祖泽,唐佩弦,陆道培,阮长耿,宋增璇,陈 竺,陈赛娟,邢佩霓,戴育成,吴克复,周淑芸,陈珊珊,马 军,李蓉生,蒋德昭,杨棉本,杜德林,陈 燕,毛 宁,罗成基,达万明,裴雪涛, 陈子兴,韩忠朝,殷慧君(25名)
第四届专业委员会(1999年~2003年)
主任委员:吴祖泽
副主任委员:唐佩弦,陆道培,陈竺,阮长耿,裴雪涛
秘书长:裴雪涛
全国委员:吴祖泽,唐佩弦,陆道培,陈竺,阮长耿,裴雪涛,陈赛娟,宋增璇,邢佩霓,戴育成,吴克复,陈珊珊,马军,李蓉生,杨棉本,陈 燕,毛宁,达万明,陈子兴,韩忠朝,冯茹,陈方平,沈柏均,郑德先 王冠军(25名)。
参考文献
- ↑ 血液学检查对于化疗的意义 (原创),搜狐,2019-01-07
- ↑ 生物医学和医学到底是个啥关系?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搜狐,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