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平安試驗基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平安試驗基地基地位於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小峽鎮高鐵南路,是一熟制糧油種植區,海拔高度2100米,年均溫度8℃,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無霜期220天。
基地條件
基地總面積208畝,全部為自有產權土地,其中建設用地28畝,試驗用地180畝。建有綜合試驗樓、掛藏室、種子[1]工作間、倉儲及民房、網室、智能溫室、曬場。
研究方向
油料作物新品種和新材料的異地加代研究任務;品種生態適應性鑑定、北方生態區春油菜品種選育;規模生產雜交油菜品種原種。
基地工作
基地在「十三五」期間承擔了油料作物新品種和新材料的異地加代研究、品種生態適應性鑑定、北方生態區春油菜品種選育及規模生產雜交油菜品種原種等工作。
開放共享內容
基地可對相關單位或者個人全年提供全託管、部分託管、用戶自行管理等多種形式開放共享服務,可以開展作物品種品系異地加代;春油菜、春小麥育種;作物制種等研究。可以提供試驗田、網室等設施。
負責人:李巍
相關資訊
油料所建成世界最大油料作物資源庫
科技創新引領油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於近日在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油料所)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是油料所建所60周年,目前該所已搜集保存3.5萬餘份油料種質資源,建成世界上最大油料作物資源庫。依託這些資源,油料所已培育油料品種[2]230餘個,油料品種和生產技術常年應用面積4000萬畝,覆蓋全國油菜面積的1/3以上。
據介紹,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食用植物油年產量不足100萬噸,人均年消費不到1.8公斤,僅為人體基本需求的15%左右。為了促進油料科技和生產的發展,國家於1960年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60年來,幾代油料所人秉承「團結、奮鬥、求是、奉獻」的精神,立足油料產區,接續努力,先後獲得獲各類科技成果獎勵219項。自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以來,油料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級成果獎勵23項,平均不到2年產生一項國家大獎,涉及油菜、花生、大豆等品種資源與新品種選育、栽培生理、植物營養、病害防治、質量安全、加工利用等研究領域。其中,油菜領域獲得14項,占全國油菜研究領域國家科技獎勵的四成。
目前,油料所已發展成為學科專業齊全、人才力量雄厚、條件設施先進、綜合實力一流的現代研究所,組建起2名院士領銜的國家級、省部級、院所級人才梯隊結構合理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建成了涵蓋資源保存、品種選育、良種繁育、試驗示範等功能,覆蓋一熟制、兩熟制、三熟制布局的武昌本部基地、武漢陽邏綜合試驗基地、湖北漢川轉基因[3]試驗基地、青海平安北繁試驗基地、江西進賢三熟制試驗基地,建成了30餘個國家級、省部級創新平台和觀測台站。
近年來,油料所以油料產業供給側改革為主線加強協同創新和鏈式集成創新,提出了全產業鏈開發、全價值鏈挖掘的油料產業「雙全」發展模式,引領油料產業向功能型、效益型、生態型和三產融合高質量發展新跨越。建設松滋、監利、武穴、婺源、望江、安康等8個以上綜合示範區,輻射帶動60個以上重點示範縣和300個以上微觀經營主體,在油料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創新創建方面取得了顯着成效。
參考文獻
- ↑ 種子,是人類的希望,你對種子的定義是什麼呢?,搜狐,2021-05-28
- ↑ 一種值得關注的油料品種——亞麻薺,搜狐,2017-07-16
- ↑ 【科普】什麼是轉基因? ,搜狐,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