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源于1927年国立京师大学校成立的农业经济系。1949年原燕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同时下设农业经济系。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从全国抽调的一批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壮大了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1985年扩建为农业经济管理学院,1993年扩建为经济管理学院。2002年6月经济管理学院和管理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现在的经济管理学院。原管理工程学院创立于1995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原乡镇企业与社会发展学院、管理工程教研室、系统工程教研室及农业经济教研室合并而成。
教师团队
学院现有教职工146人,其中专职教师110人(包括教授及研究员[1]45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50人,讲师15人)。其中二级教授5人,国务院参事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1人,高层次人才项目入选者4人,宝钢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1人,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5人,北京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
系所设置
学院设有五个系:农业经济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金融系、会计系;三个教育中心:中国农业大学MBA[2]教育中心、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两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科基地“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8个校级研究机构: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中心、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智慧电商研究院、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18个院级研究机构: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物流规划与发展战略研究所、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农户经济研究中心、国际应用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农村休闲旅游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食物与健康经济研究中心、畜牧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产业链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所、东亚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发展与农业企业数据中心、会计案例研究中心、国家农业农村保险研究中心。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学科研资源雄厚,教研相长。“十三五”期间,共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含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8项,其他省部委项目和国际合作课题近600项,每年新增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师生发表论文近1300篇,出版论著及教材80余部;每年有多篇政策咨询报告获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
开放办学
学院注重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与多个国际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日本农林中央金库等)及多所国外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普渡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多人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咨询专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日益显现。
由辛贤教授担任主编的国际期刊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CAER),是我国大陆学者主编的、被SSCI & SCIE最早收录的三本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之一,是国内外农业经济研究者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020年度 CAER影响因子达到1.775,期刊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声誉进一步提高。每年10月,CAER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联合举办国际学术年会,就中国与世界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已成为国际农经界知名会议之一。
视频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研究员和教授有什么区别,研究员和教授职称是怎么评定的? ,个人图书馆,2020-09-17
- ↑ 听说你想报考MBA但是你了解什么是MBA吗,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