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翟学伟 著,出版社: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1],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2]

内容简介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一书根植于中国本土视角,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参照系,对中国人的表与里、心理机制与行动逻辑,及所处的中国社会具体阶段与文化脉络,进行了方法论、概念以及经验和理论的探讨。尤其注重对中国人的行动策略同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情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力图从中国人日常而真实、现实而具体的层面上建构起分析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

作者介绍

翟学伟 国家*长江学者聘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兼任《社会理论学报》(香港)、《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开放时代》、《中国社会心理学》等学术刊物编委。长期致力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本土性分析框架、概念、模式与基本观点。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中国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与传播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目录

再版自序

自序

部分 另一种视角:关于本土化、研究理路及其方法的若干思考

本土化研究的程度与限度:我们能走多远

儒家的社会建构:中国社会研究视角与方法论的探讨

语言分析:一种不容忽视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本土概念研究与讨论

中国人脸面观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附:从脸面的异质性看《围城》中的知识分子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中国地方与组织领导的权力游戏

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历史性的分类及其转型中的问题

附:价值缺失的年代与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价值

第三部分 本土经验研究及其问题

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一项个案研究

家族主义与工具理性:苏南农村的社会调查

人情与制度:平衡还是制衡?——兼论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

附:耻感文化的狡黠之处——从一项问卷调查想到的

第四部分 建立本土理论框架的尝试

中国人际关系模式

中国人在社会行为取向上的抉择——关于本土社会行动模式变量的 考察

附:从本土社会行动理论看中国人“窝里斗”吗?

个人地位:从一个概念的提出到一种本土日常社会学 分析框架的建立

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