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深度的研究方向。研究所近年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有:现代西方文论与古典文论的渊源关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主持人章安祺),中世纪欧洲文学与基督教(国家教委社科基金“九五”规划课题,主持人杨慧林)等。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在佛教研究所和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基础上申报教育部“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基地”并获得批准。其中的宗教学理论研究室即是以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为主体,并由杨慧林教授兼任主任。

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从总体上说,研究所主要着力于“基督教背景下的思想与文化研究”。其中包括“基督教与西方文学”、“基督教与西方艺术”、“基督教与当代文化批评”等横向分支;也包括“神学诠释学”、“神学美学”、“神学伦理学”等纵向延伸。

神学(theology),又称圣经学。是欧洲著名的经院哲学的前身。最早的神学起源于圣保罗[1],圣保罗用基督的话语来解释天地奥秘、人生百态,遂成神学之基础。5世纪左右,圣安东尼奥用圣经来补充他自己的元素论,进一步为神学奠定基础。到了中世纪早期,神学家只是对基督教的圣经、信条加以阐述,或对文献、经籍的一些段落进行注释。到11世纪,神学命题日益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人们将正反两面的理由或意见列举出来,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当时称这种方法为辩证法。而辩证法也成为经院哲学的基础。并日益成为神学的理论基础。而教授神学的学校即为神学院。最早的神学院是的巴黎大学,罗马大学后来居上,成为当时罗马教廷名下的第一神学院。13至15世纪的枢机主教[2]大多从这里毕业。当今的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也是罗马大学神学院的神学院长。

研究所近年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有:现代西方文论与古典文论的渊源关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主持人章安祺),中世纪欧洲文学与基督教(国家教委社科基金“九五”规划课题,主持人杨慧林),当代基督教神学对“一体化”“全球化”问题的回应(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课题,主持人杨慧林),基督教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功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主持人杨慧林),基督教与当代西方文学(教育部社科基金“十五”规划课题,主持人杨恒达),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基督教影响(欧盟-中国高等教育合作计划项目,承担人杨慧林),西方文化与基督教研究(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等合作项目,主持人黄克剑),基督教文化研究学者及学生交流(德国KAAD基金会、美国中国学术交流联会、加拿大维真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合作项目,主持人章安祺),《基督教文化学刊》(美国PESI基金会合作项目,主持人梅瑛),西方文化理论与宗教研究生课程合作(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合作项目,主持人刘小枫、梅瑛)。

研究成果

1、专著部数:

2、论文篇数:

3、研究报告份数:

4、获奖情况:《西方文艺理论史》获得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优秀教材二等等奖《人文学论纲》获得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杨恒达还有一项北京市的奖。

主要刊物

研究所从1999年起正式出版实行匿名评审制度的《基督教文化学刊》(每年两辑);现已出版7辑,在国内外学术界获得高度评价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基督教文化学刊》主要栏目包括:

1 法浴水风(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对话)

2 浑元之性(基督教思想家研究)

3 道无常名(理论与经典读解)

4 镜观物色(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研究)

5 化通玄理(基督教与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6 法流十道(汉语基督教史料研究)

7 书殿翻经(书评及新书介绍)

8 和而不同(学术讨论专栏)

9 罄集明宫(学术动态专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