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和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和街道

中文名 :中和街道

所属地区: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中和街道,隶属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重庆市东南边陲、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部,跨梅江河两岸,东接官庄街道,西邻清溪场镇,南与平凯街道接壤,北连乌杨街道;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7千米,总面积26.5平方千米。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立中和镇;2011年3月,由中和镇改为中和街道。 2011年,中和街道总人口84548人。 截至2020年6月,中和街道下辖12个社区, 办事处驻黄杨大道北段106号。

中和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土鸡为主。2011年,中和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2686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90691万元。 [1]

简介

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位于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北与锦江区柳江街道相接;南及东之偏南毗邻天府新区万安街道;其东之偏北与锦江区三圣街道接壤,东之中部与天府新区新兴街道相邻;西邻府河、傍天府大道,与成都华阳街道和桂溪街道毗连。其中,中和街区(亦即城市建成区)约6平方公里。辖域多为平坝,仅东部有少量浅丘。最高点海拔516.2米,最低点海拔473.2米,相对高差43米;平均海拔高度477米(此系列数据尚未准确)。辖有府河、新民、朝阳、化龙、双龙、应龙、新华、姐儿堰、会龙、观东、劲松、东寺、龙灯山、蒲草等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和街道办事处址在中和街区中柏路23号,以其址为起点计,北距成都市天府广场13公里,成都火车南站7.5公里,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6.5公里;西距地铁1号线世纪城站2.5公里。境内道路纵横,有若干公路通往周边街道、镇乡,有绕城高速公路经辖域北缘,有成仁公路和即将建成的成自泸高速公路过境,其东南紧临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货运车站,交通十分便捷通畅。

历史沿革

中和场是成都市历史最悠久的老场镇之一,其建场年代久远,自古便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码头,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人文精神则已成为中和场的魅力之魂。

中和场建于明代,清初属马军寨管辖地。 清雍正前,镇境曾先后建置"迎江"、"黄都"两场,后因灾毁废,至清嘉庆时,续建新场,始名中和。

清末民初为华阳县第三区区署所在地。

民国24 年(1935年)属中和乡,新中国成立后属华阳县第一区。

抗战中,华阳县疏散外东中和场(今高新区中和街道)。1945年定治中和场。抗战胜利后,迁回市区。

1950年,华阳县属西南军政委员会川西行署温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设中和乡。

1951年,华阳县治所由中和乡迁中兴镇。

1953年,置中和镇。

1958年,成立中和人民公社。

1965年,撤销华阳县建制,全县以三镇十八公社(含中和公社、中和镇)划入双流县。

1983年,改为中和乡。

1984年,改为中和镇。

1985年,面积24.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767 亩。有29111 人。镇人民政府驻中和场,辖12 个村、4 个居委会。

1996年,中和镇幅员面积19.06平方公里,人口27491人。

1996年5月24日,双流县中和镇的双土、五岔子、建设三个村,被划归高新区桂溪乡管辖。

2006年9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47号),撤销华阳、中和两镇建制,原两镇所属行政区域分别实行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双流撤销华阳镇、中和镇,设立华阳街道、中和街道。中和镇辖4个社区、3个行政村,幅员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

2010年5月24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成办发〔2010〕45号文件通知:采取整村或整组成建制调划方式,将双流县中和街道辖区9个村整体(19.2平方公里)和华阳街道辖区会龙村、观东村、红松村、石河村、蒲草-1-村共5个村整体以及天府大道以东的劲松村1、2、3、4、5、6、7、9、10组和东寺村2、3、4、7组整组(15.8平方公里),面积约35平方公里的区域交由成都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管理范围。总人口140203人,其中,户籍人口73130人,常住人口67073人。

(注: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委托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管理1个街道:中和街道。委托管理的代管区域行政区划仍属双流区,其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事务由代管机构管理,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武装、行政区划管理等政治性事务仍由双流区管辖。)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