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华孝文化初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中华孝文化初论》,出版社: 中国社科,ISBN:978752033204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自建社以来出版了大量人文社会科学[1]学术精品,联系和团结了一大批国内一流的学者、作者队伍,与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版权贸易关系。迄今共出版近2万种图书,年出书量达1000种以上,其中许多都是具有品牌价值的学术精品图书、不断重印的文化[2]理论读物,包括国家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规划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中华孝文化初论》共由两个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包括上篇和下篇,上篇:论孝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下篇:中华传统孝文化的综合研究;附篇部分为:历代帝王与孝治的形成。上篇侧重于孝的发展脉络梳理,主要论述了从动物的反哺本能到人类孝意识产生的历史脉络,然后分别阐述了孝德、孝道和孝治的历史发展过程,最后对孝治之后孝的发展、变异以及现代性反思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对当代弘扬孝文化的意义作了概述。下篇汇集了近年来我的部分孝文化理论研究文章,其中涉及到儒家传统孝文化、新时期孝文化以及地方孝文化三个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心得。附篇部分的成稿较为复杂,原本是我为了进一步弄清“作为个体道德和家庭伦理范畴的孝是如何走向政治伦理的”“孝治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汉代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模式是如何实践的”等问题而收集的一些资料,竟然成了“鸡肋”,食之无所得,弃之又可惜,经过一番内心纠结,还是决定编人附篇部分,以便供其他研究者查阅,吾心欣慰。

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孝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孝本义为“善事父母”,即是对生命孕育者、身体养育者和文化教育者的一种知恩、感恩和报恩之情并由此产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和。孝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与宗教文化、封建政治文化甚至商业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一些封建性糟粕掺杂其中在所难免。近代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口诛笔伐,大有“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愤愤之态,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对传统孝文化的全面了解。孝的本质特征是爱,孝的基本内容是爱亲、敬亲、事亲和念亲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种种行为,孝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言以蔽之,孝虽有封建性糟粕,也有人民性精华,我们在洗去“孝”身上的“糟粕”时,不能把“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任何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和文化虚无主义行为必将遭到历史的惩罚。

参考文献

  1. 跳转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豆丁网,2015-09-02
  2. 跳转 文化的概念是什么,设栈,2019-11-28

语言已更改自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