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個人利得最大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個人利得最大化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名詞解釋

「個人利得最大化」有不同的稱謂,「個人利益最大化」、「個人效用最大化」、「廠商利潤最大化」、「個人偏好最大化」等等,都可以作如此解。「個人利得最大化」是西方經濟學中一個最重要的假設前提,但是對這一重要的假設,從來沒有人加以證明,這是一個重大的理論缺陷。由於這個缺陷,經濟學的統一性、真實性、普遍性將遭到質疑,人們有時把「個人利得最大化」奉為至寶,有時又把它棄之如敝屣。本文通過對商品交換發生前後的分析,指出商品交換出現後人們生產與消費的矛盾表現為人們生產能力的有限與消費無限擴大的矛盾,這一矛盾必然導致「個人利得最大化」。

個人利得最大化的歷史成因

追溯「個人利得最大化」的源頭,人們一般把它指向霍布斯,他在《利維坦》中強調,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物質利益,這是人的本性。隨之而後的洛克、孟德維爾、休謨、孟得斯鳩等人,都不同程度認同自利的客觀存在,並認為自利的實現方式,能推動社會的整體進步。經濟學意義上的「個人利得最大化」,在亞當·斯密那裡,得到了最初的表述:人們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但藉「看不見的手」的作用,能增進社會的利益。馬爾薩斯、李嘉圖都認為這種對自身利益的追逐是理所當然的;邊沁雖然以「趨樂避苦」的心理因素取代自利的本性說,同樣也認為自我利益的追逐是一普遍的現象;西尼爾來得更徹底,競聲稱「每個人都希望以儘可能少的犧牲取得更多的財富」是經濟學第一公理;約翰·穆勒並沒有西尼爾的自信,儘管他也認可自利說的存在,但只把它看作一個抽象和假設。

或是經濟學理論的必然發展,或是經濟學論戰中的自然延伸,「自利」說在邊際學派那裡發展為「經濟人」的假說。傑文斯、瓦爾拉斯、門格爾、埃奇沃思等雖然在「經濟人」假設的具體看法上有所區別,但把他們的共同點綜合起來,可以把「經濟人」定格為具有完全理性、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並能實現一般均衡的抽象體。如此看來,「經濟人」思想相較於最初的自利說,似乎顯得更加精細、更易於計量、更具有科學性。

但是,無論是「自利」說還是「經濟人」,從來都沒有缺少過反對者。德國歷史學派指出, 依據初淺的心理學所構建的抽象的「經濟人」,並不真實;人的自利並不一定會導致社會整體利益的提高;不從歷史的、文化的、法律的、政治的、倫理的諸多因素來探討人的經濟行為,就無法理解國民經濟這個有機整體。馬歇爾對之也不以為然,他認為一個以「經濟人」的活動為內容的抽象的經濟學,不可能獲得成功。凡勃倫以「炫耀性消費」抗禦「效用最大化」,加爾布雷斯以「生產者主權」否定「消費者偏好」,二者則有異曲同工之妙。赫伯特·西蒙的出現,人們以為反對派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他用「有限理性」和「滿意利潤」來抨擊「利潤最大化」和「完全理性」的神化,因此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桂冠。

「自利」說或「經濟人」並沒有這樣容易就範,布坎南堅持自利的追求會導致自然秩序,「效用最大化」只要放在 「約束條件」下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說明,他堅信自利是人的本性,並讓它在政府服務和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諾思一方面把個人利益最大化視作制度變遷的動力,另一方面又把制度的好壞與否與個人利益最大化能否實現聯繫起來, 這樣,自利、效用最大化、一般均衡的否定方面似乎都能夠予以回應了。最後的「集大成者」也許要算加里·貝克爾,他把個人利益泛化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個人利益的追求,不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 不論是粗俗的,還是高尚的,都可以相容於「效用最大化」中;他把社會生物學引入經濟學,希冀以此打破利己與利他的恆久對立;他把習慣、風俗、惰性、甚至犯罪都納入理性的範疇,「完全理性」可能就沒有敵手了吧……

個人利得最大化存在的問題

以上我們非常粗略地勾勒了「個人利得最大化」的歷史成因,這種粗線條,肯定會遺漏不少重要的經濟學家,遺漏了更精確的思想,但是對這篇論文的主旨來說,這也許已經夠了。依據這一粗線條,我們可以看到,未經證明的「個人利得最大化」,至少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1. 人的自利,或被看作人的本性,或是以心理因素作出解釋,或者如戈森所說的是上帝的旨意……這些主觀的、抽象的臆說, 歷來都為反對派詬病,要以此為經濟學的重要基石,確實是讓人難於接受的。甚至把自利稱為經濟學第一原則的埃奇沃思,也承認這個原則並不是非常現實的。梅納德·凱恩斯對此有更公允的評價:「穆勒、傑文斯、70年代的馬歇爾和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埃傑沃思都曾經信奉功利主義心理學,把經濟學的基礎置於這種信念之中。晚期的馬歇爾,晚期的埃傑沃思以及許多較年輕的經濟學家已經不完全相信這種心理學;但是,我們到現在也沒有去非常徹底地探討這最初基礎的合理性與否,卻仍然依賴這種上層建築」。

2.「個人利得最大化」 既然還是一個假設,既然還沒有被證明,它的邊界就是不清晰的,人們任意把新的內容添加到這一假設裡面,使它的外延不斷擴大。一個沒有嚴格界定的假說,除了不斷招致反對的異說,引來無謂的爭論,還將使這一假說本身臃腫龐雜,它的普遍性會受到質疑。在薩謬爾森流傳甚廣的《經濟學》中,在具有革新意義的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中,在曼昆「最令人鼓舞的經濟學教科書」《經濟學原理》中,都沒有「個人利得最大化」或「經濟人」的明確表述,至多只有零敲碎打式的運用,這不是一個偶然的巧合。在這三本有着深遠影響且又是普及性的經濟學教科書中,居然不正面介紹「個人利得最大化」或「經濟人」這一重要的理論假設,這只能說明,這一重要假設的普遍性與適用性己遭到重創。

3. 「個人利得最大化」或「經濟人」假設的反覆辯難,使許多新的觀點、新的理論、新的假設應運而生,使經濟學的統一性成了問題。人們當然可以說這是經濟學理論的新發展,在更廣闊的意義上,我們更應該說這引致了經濟學的混亂與分裂。歷史學派,邊際學派,福利經濟學,制度學派,凱恩斯經濟學, 新制度經濟學,布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貝克爾的社會經濟論……都可以說和這一爭論直接有關。楊小凱對這樣的分裂局面深有同感,只不過他希望用超邊際分析來進行統馭。在另一極端,己經有人倡言超越或拋棄「經濟人」這一假設,以便一勞永逸地了結這場爭論。

因此,不論是由於歷史遺存的原因,還是出於現實問題的考慮,都有必要對「個人利得最大化」作出證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