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两种不同冷却方式在高压变频应用中的对比分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两种不同冷却方式在高压变频应用中的对比分析目前,高压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已在电力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案例背景介绍

1. 引言

随着600MW及以上机组成为火力发电[1]的主力机型,高压变频器在引风机、一次风机、凝结泵等变频节能改造应用中的容量,也都在逐步提高到2000kW以上。高压变频器应用中的设备散热和运行环境问题成为直接影响变频器自身运行可靠性和机组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变频器装机容量和功率的增加,其辅助冷却系统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也逐渐成为项目实施不可小觑的一个重要环节。采取配套适用的高压变频专用冷却系统,对提高设备安全稳定性能、降低辅助冷却系统的运营成本,实现高压变频节能项目收益最大化,具有积极意义。

案例实施与应用情况

2 设备概况

北京京能高安屯燃气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采用1套845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二拖一”多轴布置机组。全厂配置为:2台9F级型号为SGT5-4000F(4)燃气轮机;2台型号为QFSN-300-2燃气轮发电机;2台卧式余热锅炉;1台型号为LZC266-12.5/0.4/545/540供热蒸汽轮机和1台300MW级型号为QFSN-300-2汽轮发电机。燃机发电机和蒸汽发电机组为分轴布置。

公司循环水系统配置了4台循环水泵。机组运行中,在保证循环水量充足供应的前提下,为降低循环水泵的能耗,循环水系统中2号、3号循环水泵采用了变频设计,既可以工频运行也可以变频运行。1号、4号循环水泵只能工频运行。

3 两种冷却方案比较

按照变频器额定功率1 1 2 0 k W 、变频器效率9 6 % 计算, 每台高压变频器的额定发热量。即:如果将变频器室内环境维持在允许工作温度范围内,必须将变频器产生的热量全部带出室外,避免变频器室内出现热量累积。因此,每台变频器对制冷或热交换系统的冷量需求约50kW。

为满足变频器[2]运行中冷却条件的要求,有两种冷却方式可供选择。第一种方式为空-水冷却系统,第二种冷却方式为强制密闭冷却系统。

3.1 空-水冷却方式

3.1.1 系统介绍

BLH-CK系列空-水冷却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单位散热密度高、功率大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系统安全可靠性,降低了运营成本。该系统是一种可将变频器柜顶排出的热风100%进行热交换冷却的高效、环保、节能的封闭式冷却系统。该系统由于其采用完全机械型式设计,较空调等电力、电子设备而言系统简单,具有明显的安全、可靠性。

其工作原理是:将变频器的热风通过风道直接通过空冷装置进行热交换,由交换器内部的冷却水管道与热空气进行非介质接触式交换,直接将变频器散失的热量带走;避免变频器对室内环境形成加热作用。空冷装置的供水压力在0.25~0.35MPa、冷水温度不大于33℃时,即可保证热风经过交换器后,将变频器室内的环境温度控制在40℃以下[1]。从而保证变频器室内良好的运行环境。

同时,由于房间密闭,变频器利用室内的循环风进行设备冷却,具有粉尘度低,维护量小的特点;减少了环境对变频器功率柜、控制柜运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空-水冷却系统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

该系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设备安装简单、快捷。

(2)设备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性能可靠。

(3)运营成本低。空-水冷却系统的运营成本只有同等热交换功率空调冷却方式的1/5~1/8[1]。

(4)变频器免维护周期长、维护量低小,环境卫生。

3.1.2 安全性能评价

该系统设备整体安装于高压变频器室墙外,冷却水与循环风完全分离,水管线在变频室外与高压设备明确分离,确保高压设备室不会受到防水、绝缘破坏等安全威胁和事故;避免冷却水管线在高压室内布局容易出现破裂后漏水,从而危及高压设备运行安全的严重事故发生。在空-水冷却系统的设计当中,为了防止空冷装置出口侧凝露带水排入室内,对空-水冷却装置的出风口、风速等指标进行设计计算;保证良好的排压情况下,运行安全稳定。同时,冷却系统提供风机、空-水冷却装置的故障报警检测点,可远传至DCS。

3.2 强制密闭冷却方式

3.2.1 系统介绍

强制密闭式冷却系统(如图2所示)采用R134a制冷剂作为热交换介质,利用高效制冷压缩机组进行冷热量转换。室内热交换器直接安装于变频器功率柜柜顶,柜顶排出的热风经热交换器后由制冷剂直接将热量带到室外;通过压缩机组将热量散失到大气中。该系统可保证变频器始终处于30℃~35℃的运行环境,大幅度延长滤网更换周期减少现场维护量。且不受现场安装空间、位置、环境温度等条件限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制冷压缩机组安装于变频器附近,允许在-15℃~+45℃环境温度下持续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