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兩次巴爾幹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兩次巴爾幹戰爭》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1912~1913年間為爭奪土耳其在巴爾幹的屬地而發生的兩次戰爭。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1912.10~1913.5) 巴爾幹同盟對土耳其的戰爭。20世紀初,巴爾幹各族人民反對土耳其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日益高漲。意土戰爭(1911~1912)期間,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結成巴爾幹同盟,1912年10月9日,門的內哥羅首先向土宣戰,17、18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和希臘先後參戰。保軍進攻色雷斯,在東部戰場與土軍戰鬥中部戰場(馬其頓北部)主要是塞、土兩軍角逐,西南戰場(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南部)則是希、門、塞三國聯軍與土軍抗衡。土軍三面受敵,節節敗退。10月底保軍逼近土耳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至11月中旬,土耳其的巴爾幹屬地只剩君士坦丁堡、蓋利博盧半島、亞得里亞堡(今埃迪爾內)、亞尼納、斯庫台五處。11月初,土耳其請求歐洲列強調停,並於12月 3日與保、塞、門三國簽訂休戰協定。在歐洲列強斡旋下,1912年12月16日土耳其與四交戰國在倫敦議和談判。會上爭執最激烈的是土耳其歐洲領土的邊界問題,土耳其拒絕割讓亞得里亞堡和愛琴海島嶼。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國內發生政變,新政府在德國的支持下,態度強硬,和談破裂。2月3日,戰事再起。3月 5日,希軍攻克亞尼納。3月26日,保、塞聯軍攻陷亞得里亞堡。4月22日,斯庫台土軍投降。土耳其再次求和。 5月30日,土耳其與巴爾幹四國簽訂《倫敦條約》。條約規定,埃內茲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線以西的土耳其歐陸屬地(阿爾巴尼亞除外)和克里特島割讓給巴爾幹同盟國家;阿爾巴尼亞獨立,但須受俄、英、法、德、奧、意六大國監督;愛琴海諸島問題則由德、奧、英、俄四國處理。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6~1913.8) 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門的內哥羅和土耳其為另一方的戰爭。第一次巴爾幹戰爭結束後,巴爾幹同盟諸國統治集團擴張欲望增長。塞爾維亞由於未得到通往亞得里亞海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亞劃出馬其頓的一部分作為補償;希臘則要求領有馬其頓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參加同盟的羅馬尼亞則要求占有南多布羅加。這些爭吵因協約國和同盟國兩個帝國主義集團插手其間,益形激烈。1913年6月1日,塞、希秘密訂立反保同盟,羅馬尼亞旋即加入。6月29日,保對塞、希發動突然攻擊,遭到猛烈抵抗。羅立即向南進軍,土耳其欲乘機收復失地,於7月16日向保加利亞發動進攻。保加利亞四面受敵,不斷受挫,至7月29日力屈乞和。7月30日,交戰雙方在布加勒斯特召開和會,8月10日簽訂了《布加勒斯特條約》。依約,塞取得馬其頓的大部,希取得馬其頓南部(包括薩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島,羅取得南多布羅加,土收回東色雷斯和亞得里亞堡,門的內哥羅的領土也有擴充。戰後,巴爾幹諸國的組合發生變化。原先的反土同盟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兩個集團一方是塞爾維亞、希臘和羅馬尼亞;另一方是保加利亞和土耳其。這兩個集團的背後各由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1882)的勢力操縱着。通過兩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實力大為增強。這就加深了塞與奧匈帝國的矛盾,終於使巴爾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