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丝竹有韵(许学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丝竹有韵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丝竹有韵》中国当代作家许学琪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丝竹有韵

前年闰六月,到镇川黑龙潭一游,正值举办庙会山西吕梁晋剧团和榆阳区文工团在此演出,一日三场,你方唱罢我登场。榆林北部地处沙漠,与关中风情各异,却嗜好秦腔, 正同省城一般。秦腔不仅流行于陕西,也深受甘肃新疆内蒙群众喜爱。当日上演的是《三请樊梨花》,整容强大,服色鲜明,演员精神饱满,唱念俱佳。武生更绝,个个身手不凡,凌空翻跃干净利索,上阵交锋招式绝妙,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周日早上,榆溪公园凉亭,南北各有票友戏迷的自发演出,锣鼓铿锵,丝竹婉约,吹拉弹唱,自得其乐。一早锻炼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欣赏其即兴演出。你来“三娘教子”,他演“周仁回府”,唱“寒窑虽苦妻无怨”,听“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或慷慨激昂,气壮山河,或缠绵凄恻,一咏三折。秦腔的豪迈韵味同榆林边塞的粗犷线条十分契合,相得益彰。

晚上,宽敞的小区或马路边,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秧歌队动辄几十人,上百人,穿红挂绿,打着花伞,扇着扇子,跟着鼓点,在伞头的带领下,变幻成各种队形。跟在后面的,男扮女装的老婆子,女扮男的老头子,扭扭捏捏,打打闹闹,出尽洋相,十分好笑。不少小区还有自发组织的演唱班子,一个小小的乐队,凑齐锣鼓三弦二胡[[笛子],信天游或民歌就悠扬开来。《五哥放羊》、《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或是流行歌曲,皆能成调,引人围观。

“弹起个三弦定起个音,众位乡亲仔细听”。说书是榆林群众十分喜爱的曲艺形式,过去一般是一个人的表演,大多是盲人,俗称先生或书匠。他们走乡串村,常常要人接送或家人陪同。有的艺人带着徒弟,书目唱词都是口口相传,少有书册。遇有过满月的,做寿的,办庙会的,或为某事给神灵许下口愿的,就被请去,说上一本两本书。一般在一个村子要说上好几天,村子里就像是过年一般热闹。说书人手持三弦,右腿肚子上绑了竹板,自弹自唱,说唱相间。有名的横山民间艺人韩起祥在延安给毛主席说过书。经过他和一些艺人的实践改革,演出时一人可同操5种乐器——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击节木片、小锣或钹。

陕北说书唱词通俗流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般采用五字句或七字句,但又不受字数的局限。曲调激扬粗犷,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说书艺人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曲调来描摹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绪。80年代以来,说书这种古老的说唱形式曾受到严重冲击,被挤出城镇,生存困难。近年来,经过艺人们的不懈改革创新,说书艺术又获得新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加。 如著名的说书艺人张俊功,他们配备各种新式乐器,吹拉弹唱,有主角,有配角, 录制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曲目,令人耳目一新。榆林的一些饭店,现在也常有说书艺人的身影,一人一弦,或婉转,或激昂,诙谐逗趣,佐酒助兴。当下随着网络即时通讯平台的兴起,更多的说书艺人华丽转身,当起了“网红”,录制“快手”,无论是何种演出,都要搞直播,吸引观众,收益颇丰。榆林民间艺术中最耀眼的技艺 —"陕北说书",在艺术形式层出不穷的新时代,站稳了脚跟,受到了青睐。

榆林本地其实是有传统小曲的,又叫榆林清唱曲。《榆林府志》记载,清康熙九年(1670年),由江南来任榆林堡同知的谭吉聪,对江南小曲十分喜好,上任时带了家眷、使女、歌伎和所用乐器等,闲暇时,常令其为他们演唱求乐。甚至在他主持修镇志时,也要请艺人来奏乐弹唱。在他的影响下,小曲演唱逐渐成为时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曲和榆林当地的语言、民间音乐交融结合、吸收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韵,久而久之,榆林小曲便既有了北方的粗犷和豪放,又有了江南水乡的柔美和甜蜜。据榆林学院的教授研究,近代传唱者大多以手工业主,建国以后慢慢式微了。

《榆林小曲》是陕北唯一的城市坐唱艺术,具有南方古曲遗韵,2006年成功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在各方重视下,逐渐活跃,但传承乏人,保护显得尤为迫切。[1]

作者简介

许学琪,男, 陕西绥德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