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西的流逝(王国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东西的流逝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东西的流逝》中国当代作家王国华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东西的流逝

以美的语言抵抗某种东西的流逝。世界有许多东西时时刻刻都在变。但付秀莹相信那些不变。正是这种相信使一种抒情的美学传统落地生根,生出了旺盛的枝芽。特别要提到,尽管付秀莹和那些文学前辈在语言表达上各有不同,但本质上他们都不属于客观冷静的书写者,相反,他们是对自己的村庄“情有独钟”者。为所热爱的村庄和村人画像是这些文学前辈/有情者们心心念念的事业,他们各自以独有的方式将一个个无名的村庄点亮。沈从文,萧红,师陀,孙犁,莫不如此。读付秀莹的小说会想到,她在以她的芳村书写完成一种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继承

《花好月圆》是她的短篇作品,令人难以忘记。17岁的农村姑娘桃叶在茶室工作,她目睹了一对男女的茶室情缘,也目睹了他们最终在茶室紧紧拥抱再醒来。这对桃叶来说当然是一次震惊体验,她由此完成了一个少女的成长。“花好月圆”题目之下,是惨烈的情爱故事,似乎也是非名誉的和道德的。如果在当代另外的文本里,它还可能与种种道德束缚有关,但付秀莹却将之写得诗意。“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茶楼照旧热闹。那件事,人们议论了一时,也就渐渐淡忘了。花好月圆的茶室,一切如旧。每天,迎来送往,满眼都是繁华只是桃叶却有些变了。她喜欢站在茶室外面,那一株茂盛的植物下面,默默地看茶室门上挂着的牌子。一看就是半晌。花好月圆。这几个字瘦瘦的,眉清目秀,很受看。”(《花好月圆》)故事只是这位作家的渡引。她在文字中执意传递的是对世界的另一种思考,一个女孩子面对外面的世界,她执意要看到好的那部分。这个世界上令人悲伤的事情未免太多了,这位小说家致力于将那些悲伤、灰暗、不快和痛楚进行一种创造性的转化。

这样的创造性转化正是中国抒情文学传统的精粹。将付秀莹的写作放在现代抒情文学传统中是恰切的。诸多批评家们都指出了这一点。当然,付秀莹更多地还是让人想到荷花淀文学传统,想到孙犁的《荷花淀》、《铁木前传》。这种联想有强大的理由,付秀莹的芳村坐落在冀中平原,她笔下的人物及风土属于典型的中国北方风情,《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秀色》中的张品,还有《哦,香雪》中的香雪、凤娇……文学作品里,那些生活在冀中平原大地上的农村女孩子们都已经年华老去了吧?我们很久没见到她们了。突然有一天,她们在付秀莹的笔下活过来,她们是望日莲,是桃叶,是爱梨……这些人物的眉眼音容如此鲜活,仿佛从来没有老去。

某种意义上,付秀莹是聪慧的、有敏锐艺术感受力的“绣娘”。她在使用一种传统技艺为芳村“绣像”。绣者所使用的技法也许是传统的,但是,很奇妙,每个人又都鲜活。人物永远生动,花果永远繁盛。这多半缘于她的现代人视角。那些女人们的心思弯弯曲曲,话里有话又意在言外,那是一群冰雪聪明八面玲珑的女人们,她们介意得失又一往情深,极度敏感但又讲究颜面。她的语言缘自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但是,她却能带给我们新的阅读感受。芳村的“绣像”在当代中国文学图谱里如此独特。它的意义与视频、图片以及普通绘画作品如此不同。绣像里带有绣娘的温度、体贴以及热爱。看“绣像”,你很难不联想到绣娘本人的全身心投入,她的一丝不苟、心无旁骛。她对芳村的逼真描绘甚至使你疑心这不是绣像而是照片。但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误判。这个村庄并没有使我们产生距离感,因为这位作家有现代人的眼光和理解方式。

[1]

作者简介

王国华,品诗文网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