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归道中 其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归道中 其二》

图片来自网络

作品名称: 《东归道中 其二》

创作年代:清初

文学体裁:诗

作 者:汪琬

《东归道中 其二》清初官吏学者、散文家汪琬的诗。[1]

汪琬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他的散文疏畅条达。他主张才气要归于节制,以呼应开阖,操纵顿挫,避免散乱。所谓“扬之欲其高,敛之欲其深”[2]

诗词正文

作者简介

汪琬(1624—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鸿博,历官户部主事、刑部郎中。

汪琬生于明熹宗天启四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年六十七岁。生于世宦之家,曾参与复社事。汪氏性情急躁冲动,坦率直言,不能容人过错,以是人多嫉之,然坦率无城府,光明磊落,立志自重,耿介有守。不喜仕进,惟嗜读书问学,发明经义,精研史学,昌言朴学。

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后因病辞官归家。康熙九年(1670年)辞官归里。康熙十八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在馆六十余日,撰史稿一百七十五篇,后乞病归,晚年隐居太湖尧峰山,闭户撰述,不问世事,学者称“尧峰先生”。[3]

视频

“晚明风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