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东南学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南学校由澳门教育知名人士毕漪汶于1949年在澳门成立,是澳门免费教育学校网络成员之一,是一所非牟利私立学校,提供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预备班、小学及中学教育。毕漪汶曾任东南学校校长,但于2006年6月7日逝世,其后由朱锦凤接任。[1]

发展历程

1949年,毕校长以赤诚之心和睿智眼光接办东南学校,至今走过了荜路蓝缕半个多世纪。五十多年来,东南以爱国爱澳民主学校着称於澳门,为社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

东南办学初期,校址设在近西街26号(即今天的美丽街)一座旧楼房。学生60人,开设小学课程、预备班、初中速成班,分四个课室复式上课;同时亦设免费夜校。

五十年代初,学校由近西街迁入毕家大宅后花园,即消防队巷八号。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结束了初中速成班和夜校;“东南中学”更名为“东南学校”。学校开设幼稚园,集中发展小学教育。本校小学毕业生输送澳门各名校,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

八十年代,东南学校因毕家大宅分期拆建而自建校舍,学校迁入位於贾伯乐提督马路138号新校舍(即现址)。新校舍楼高五层,窗明几净,近20个课室和一个大堂,教学环境有了极大变化,学校校务发展迅速,学生人数增加到逾一千名。

九十年代,东南迎来一次飞跃,毕漪汶校长把倾注毕生心血的东南学校,献给社会,成立法人团体“澳门东南教育促进会”负责管理。学校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并逐步形成具有东南特色的教学模式。

新世纪的来临,为东南校务又带来飞跃的新机遇。为了解决小六毕业生升中的困难,适应新世纪人才培育之需求,毕漪汶校长与时俱进,在社会各界人士、校友、特别是社会文化司、教育暨青年局的关心支持下,2001年收购位於白鴒巢前地的励群学校,开办初中;2003年,教育暨青年局批准东南续办高中。经过六个寒暑,中学部度过艰难的初创期,最终完成毕漪汶校长的心愿,东南成为集“幼、小、中一条龙”的学校。2007年,东南将会向高校输送第一批高中毕业生。

东南在毕漪汶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开拓幼稚园“双语教学”浸入式教学法及幼小“快速阅读法”的教学改革,“开拓学生潜能,发展个性特长”;“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校园书声琅琅;创设师生的展示天地---让校园才华横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校园硕果累累”的课堂教学与学会活动,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多元化评核造就了学生成材。

“培养学生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给学生一点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潜能及获取成功”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方针及向“文化、艺术、环保、创意”特色发展的方向,永远是导航东南的指路明灯。

2005年,八十高龄的毕校长,为了东南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给东南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她不辞劳苦,殚精竭智,筹集资金,在励群原址兴建新教学大楼。拆建工程得到了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澳门基金会、霍英东基金会及社会贤达的支持,2005年9月破土动工,06年8月中学部新教学大楼胜利竣工。

新教学大楼外墙色彩缤纷,教学大楼设备完善,全部课室装有多媒体网络及视像广播系统,还有室内标准篮排球场、图书馆、陶艺室、美术室、电脑室、生化理实验室,心理辅导及医务室等15个专用室;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现代化设备的学习环境,为推行优质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脚步匆匆而过。无论时代发生什麼变化,57年来,学校的办学宗旨没有变,爱国爱澳旗帜始终是鲜明的。目前,学校已形成一室(校长室)、二部(中学部、小幼部)、叁处(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的管理格局。全校教职员工68人;学生900多人。

回首过去,辛勤耕耘硕果满园;在澳门社会各行各业中,到处留下东南校友的足迹,到处展现东南校友的英姿。校友怀着对母校的真挚感情,关心、支持母校的校务发展,五十多年的历程,承载着校友一片真情。“今日我以东南为骄傲;明天东南以我为自豪”已成为广大校友共同心声。

展望未来,我们对东南发展前景信心满怀。学校的工作将永远以毕校长“爱国、爱澳、爱校、爱家”,“奉献社会”的精神作为制定学校教书育人方针的依据;作为构建和谐校园的依据。我们相信“东南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校歌

世界之东,亚洲之南,那里有着一颗星星的火花。她是我们知识的泉源,她是我们亲爱的家。

我们要把自己做好,我们要把星星之火尽量地发展她的光华,照亮整个社会,照亮我们整个的国家。

视频

东南学校 相关视频

县东南学校:经典文化浸润校园 跻身全国先进集体
东南学校千人咏春表演

参考文献

  1. 澳门东南学校举办“双庆”及70周年校庆联欢宴会 ,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