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业报的故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业报的故事,若是日日念起念落,都在俗情烦恼上,造作无休无止的业,将会是个什么了局呢?幸而有六字清净洪名,可护我们的心,作我们的主。

原文

  业力是指个人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行为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业力的结果会主导现在及将来的经历,所以,个人的生命经历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为影响。

  佛陀的十六大弟子当中,舍利弗智慧第一,而目连尊者则是神通第一。两位尊者证果之后,更加广行慈化,作诸功德,来报佛深思,他们常常在地狱道中、畜生道中、饿鬼道中、人天道中,巡行施化,拔苦予乐。更经常在无间地狱,降注法雨,使芸芸业火炽焚的苦难众生,热恼息止,皆得清凉。

  有一天,在地狱道中,遇到一位外道的导师,名叫哺刺拏,因为生前讲宣邪教,死后报得广大身,舌上有五百架铁犁,在那来同耕垦,但见铁犁过处,血流了又停,停了又流,煞是可怕。他见到二位尊者,无限哀悔,急急要求道:“仁者如果前往南赡部州,请替我传话,让我的门徒知道:由于我生前,口说邢法,欺证他人,因此死后业力牵引,堕到这无间地狱来。尤其他们塑我的形像,建塔供养,让我的痛苦,更加剧烈。”

  二尊者从地狱道出往人道中来,在王舍城路上,碰到一群外道,持拿木杖,准备要打过往的沙门。舍利弗走在前头,一干外道见了,本想打他,舍利弗好言悲悯相劝,于是就让他顺路过去。目连尊者业缘将熟,见此外道,说:“伽们的导师,现生在无间地狱,受广大身,五百铁犁在舌面耕垦,痛苦非常,要我替他传话:‘我由于讲说邪法,因此堕在恶趣,受苦无间,我的塔庙也请不要供养,那只会加深我的苦痛罢了。’外道们听了,火上加油,怒气倍增说:“这沙门分明毁谤我们的导师。”于是纷纷以杖搥打。目连尊者,在声闻众中,神通第一,若是平时,动一个脚趾,就能够摇撼帝释天宫,怎奈此刻业力缠身,神通是一丝一毫也伸展不出来,被打得直如踏扁的芦苇气息将绝。这时,在王舍城的佛陀,早已洞察二位尊者的遭遇,他告诉身边的弟子们说:“大目连与舍利弗,定是一位遭挨打,一位得放行。过去也是这样。

  从前有两位修士,要经过一个村庄,村上众童子商议要打他们,又停下来问第一位修士:‘什么时候会觉得寒冷?’‘不论冬天夏天,有风吹起的时候,就会觉得冷,风停也就不冷了。’众童子们听了就放他过去。

  再问第二位修士,答说:‘冬天一定觉得寒冷,夏天则不觉得冷,这事人人皆知,没有智慧便生疑惑。’众童子听了,便把修士好一顿熟打。受放行的是舍利弗,遭毒打的是大目连,现在也是一样。”

  目连尊者,运神通力,支持身体,进入王舍城,次第乞食后回到本处,饭食毕,收衣钵,洗足后,礼佛说偈道:“我今无有债,意将为满足,我伴舍利弗,大智已圆寂,我今随后去,惟愿大雄知!”最后恭敬,右遶三匝,而后辞去,再为诸亲族,授戒说法,获果无量,于是目连尊者,遂般涅槃。

  是什么样的因缘使舍利弗尊者、大目连尊者,两度遭到围困?使目连尊者两度遭受熟打?是巨大的业力!而目连尊者幸是证果之后,偿了债,也谢了缘,生死路上已奈何不了他,而我辈凡夫呢?若是日日念起念落,都在俗情烦恼上,造作无休无止的业,将会是个什么了局呢?幸而有六字清净洪名,可护我们的心,作我们的主。然而学佛道上也多歧路,多少人想要追求心灵的依止,却被邪师、邪说障蔽了,穷毕生之力,也无助于了生脱死,慧命硬是让名闻利养的假佛子给糟踏了,铁犁耕舌,其有报乎?而得闻佛名、肯受持念佛法门的、又岂是偶然,这都是过去生早已见过佛、受了法,但未解脱,以至于今,切莫再轻易放过啊!

  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所以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