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丙子兵祸台温为烈宁海虽经焚掠然耕者不废丁三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丙子兵祸台温为烈宁海虽经焚掠然耕者不废丁三首

来自 国学荟网 的图片

作品名称:丙子兵祸台温为烈宁海虽经焚掠然耕者不废丁三首

创作年代: 南宋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舒岳祥

丙子兵祸台温为烈宁海虽经焚掠然耕者不废丁三首是南宋文学家舒岳祥的作品之一。

舒岳祥(1219年-1298年),字景薛,一字舜侯,人称阆风先生,浙江宁海人。幼年聪慧,七岁能作古文,语出惊人。晚年潜心于诗文创作,虽战乱频繁,颠沛流离,仍奋笔不辍。诗文与王应麟齐名。[1]

正文

白兔秋毫绽,青虫树色并。 兴亡谁与吊,聊复快新晴。

事过清眠足,心宽缓步宜。 古人无限事,烟蹙几修眉。

去鸟仍回白,残阳更借红。 伤今兵乱后,人醉不如枫。

原题】:

丙子兵祸台温为烈宁海虽经焚掠然耕者不废丁丑粗为有秋但种秫者少以醉人为瑞物吾亦似陶靖节时或无酒雅咏不辍也八月初九日连日雷雨溪路阻绝山房岑寂比夕初霁浊酒新漉数酌竟步秋树阴潭鱼可数望前峰老枫数十株已无色白鸟飞翻去来是中有惠崇大年笔家人遣两力来迎因倒坐篮舆而归人[2]

作者简介

舒岳祥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随其祖文学习,经历了求学、交游、出仕、隐居等宋代遗民常见的生活阶段。文学上得到了陈耆卿、吴子良等人的赏识,吴子良将其比作贾谊、终军,充分肯定了其文学才能。舒岳祥在仕途上较为坎坷,为官十年先后遭遇了双亲丧亡、主事者蒙冤下狱等波折,时逢宋氏江山内忧外患,又遇贾似道欲以盘折抑挫之法驯之,舒岳祥毅然离京回乡。后舒岳祥避乱于天台一带,与戴表元、胡三省、刘庄孙等人来往密切,交游唱和,潜心诗文。时局稍定后隐居乡里,曾为赤诚书堂长,交游授徒。舒岳祥一生交游广阔,师友均对宋元两代诗坛有较大的影响力。而舒岳祥处在宋元诗风交替的转折时期,他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都有一定的时代特征[3]

生平

舒岳祥幼年聪慧,七岁能作古文,语出惊人。年二十六岁时,以文章谒见荆溪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比之汉贾谊、终军。1256年中进士,授奉化尉。右丞相叶梦鼎曾以文字官荐岳祥入朝,以母丧离去。丧服满,适友人陈蒙总饷金陵,聘岳祥入总幕,与商军国之政,暇则谈文讲道,游览名胜,不烦以案牍之事。后陈蒙以移用军饷被去职,舒岳祥亦离去。军中将领争相挽留,岳祥说:“主我者以罪去,而吾固利独留邪?”辞不就。

咸淳九年(1273),友人谢堂欲荐岳祥入京师订正《通鉴》各家注释,事将成,奏入经筵备作讲读之士。后风景尹曾渊子又荐岳祥为户部酒务,此乃晋列朝士阶梯之职。贾似道时当国,亦闻岳祥之才,但以岳祥尚气简直,不肯对人作软媚之言,不拟即刻任用,欲以盘折抑挫之法驯服岳祥,然后为己所用。岳祥获悉,毅然离京回乡。宋亡后,舒岳祥隐匿乡里执教,为赤城书堂长。与奉化戴表元、鄞县袁桷等交往甚密。晚年潜心于诗文创作,虽战乱频繁,颠沛流离,仍奋笔不辍。诗文与王应麟齐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