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专栏 隐藏在皖南的小黄龙——宝峰岩 凌代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页面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专栏 隐藏在皖南的小黄龙——宝峰岩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专栏 隐藏在皖南的小黄龙——宝峰岩》中国当代作家凌代琼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专栏 隐藏在皖南的小黄龙——宝峰岩

凌代琼散文观

我一直以来崇尚我的散文导师林非的散文观: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景象的再现,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主要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那么,理想的散文境界应是:最能够触发读者久久地感动的,最能够唤醒读者回忆起或向往着种种人生境界和自然风光的,最能够引起读者深深地思索的,最能够在语言的文采和艺术技巧方面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的。

我记住了林非的话:记游散文当然要写出眼中景,但更要写出心中之景。努力向着理想的散文境界迈进。我一边阅读增进内在自我成长,一边写作,将本质的沉思与追求转化成文字。将字、词、句弹性的内在联系与潜在,提取出来,让文字从熟悉中产生陌生感,将原本生活就存在的真、善、美,经过思想的“淬火”后,呈现给读者。

散文的在场与在现呼应着我,认知和精神纬度构架着我。自由的精神在召唤,我以情感“调和”着文字的色彩,让文字高密度、高质地地透露出精神与人格力量。这既是一种呈现,也是一种自在与自信。

隐藏在皖南的小黄龙——宝峰岩

每一次与藏在皖南大山褶皱里的陌生村庄与自然风光邂逅,都有惊艳与感叹。被称为中国后花园的皖南,总是在云蒸霞蔚与生生不息的气象里,况味着我的感觉。那自然之光熠熠飘升出的云朵,也总是从时间妙处荡漾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清新与秀逸。

当水流成道,声若其鼓,人与运行中的水就在自然之道上相遇了。不同向度与纬度里的人与物,在上下虚空,动静玄妙的阳光下,就组成新的生态气场了。

人声,向上;水流,向下。绵绵若存凸凹的山象,在山、石、树的软、硬、柔生活之间,摇晃出惟恍惟惚的欣喜。人被水跌撞的左拐右转,可神态却被变声流响的山溪水激活。自然欣赏着溪水调皮、跳跃、半隐半露童贞流淌的游戏,拾级登宝峰岩的寻美之旅,就在水趣横生的捉迷藏的流淌中开始了。

水体的漂移与山石左搂又抱,总在不经意间,在意外的天机中,挟持着远道而来游客的臆想。灵性的山岚与路边欢愉的溪水,以地理方言的浪花,共同调和着登山者的情绪。新增的水雾和着鸟鸣,从思维树的缝里穿来越去。拾阶抬头,林密路远,阳光斑驳,绿荫匝地。自然的生态场里,葳蕤的野草野花以柔软的身段,摇曳着行程第一自然段落里的清香。古木与厚重的人文景点内容,都还没有进人段落,都诡秘在蝴蝶翅膀煽动的后面。只有走进眼里的状元小桥,挽起溪岸的树,与蜿蜒的山路浪漫成游客的倩影。

溪水蕴含着古风,入世又出世地就飘然而来。我们的脚步,就顺着山阶水道溅起的水声缓缓绕水登行。山林,树种繁多,顺道一眼望去,仰、杨、屈、曲、伸,枝杈交错,颇有深邃之感。穿过竹林,树愈来愈茂密,树叶织成斑驳又清凉清的山路上,人走着,清新与清香也混成在身上一份份增加,人越往高处攀登,越感到清气的缭绕。身、心、肺有被淘洗之感。人敬畏在潺潺水声的真实幻觉里,渐渐有了自新与快慰之感。吐故纳新的向上攀登着,不仅不累,反而有得滋润之感。

眼界一步步在抬高,五六处叠荡起伏的白练已留在身后。出谷,拐过水潭,风再次送来暮春花草的味道时,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山峰举目可见时,台阶陡峭起来。隐藏在皖南,位于泾县桃花潭镇宝峰村境内的宝峰岩,就随着我们脚步的敲响,别有洞天的掀起了她神秘的面纱。

刚才还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的溪水,以妙用无量的变化,在山崖上,变成了“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的瀑布形态了。

突然开阔起来的视野里,一派天光地生之华色。眼睛如扫描器从左到右的移动,半山腰上大弧形的岩体上,众多天水排列跳崖齐飞,白色宽大的水帘群组,将上善之水挂满前川。瀑布高空跌落有声,碰撞山石砸出的强大的轰鸣声,与溅起的水花、水雾一起拥抱着通感中的游客。湿润中调整着感官与目力观赏的人群,心花与水花一起盛开着。地方导游似乎在游客的心性与眼中的景色粘连在一起时,大声说,这瀑布叫“九天瀑布”。

细看,从高空跌落又被撞碎后的水花,顺着陡崖再次显白色的流泻。自然呈三叠或多叠式的跳跃与变流着。如入梦幻的孩子们,在如童话的山水图景里奔跑、尖叫、呼唤起来。阵阵微风飘吹,毛毛雨,天女散花地洒在身上。孩子与天空的云朵互动起来。天上、地上,空间的大瀑布与人物共同交响着。山水空蒙,天门开阖地变化出多端的生态画。

让我们更没有想到,山清水秀,林木葱郁,潭谷洞府,钟乳奇异,的宝峰岩,还有古诗情节。地方导游接着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游览泾县所作的《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一诗中,“乘君素舸泛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指的就是这里。众人的眼睛,从导游的话语尾音里,再次与奇峰怪石,古树泉瀑相切,那飞瀑里仿佛就有了李白“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幻声。

地方导游在自豪与敬畏中,还将宝峰岩看不见,却镶嵌在这片土地上的过去文化积淀,介绍给我们:隋朝这里就建有“灵岩寺”;元朝又建有“幽隐观”;明朝建有“震山书院”的宝峰岩,文化积淀与山水宝气同样丰厚,清翰林震山书院主持赵青藜有“宝气凝容结无边光明世界,峰腰挂瀑流不尽活泼天机”的赞誉。

被水态变化,感觉又不断被寻找与发现擦亮、兴奋起来的我们,还是不断在水的太极虚妙之前行。人向上,一面感叹自然的造化,也一面钟情在文学与自然的高山仰止之中。好奇心在这里,被山抬得越来越高,俗雅共存的宝峰岩景区,在音声相和中,已将一路观景的我们,自然步升到了山坡上的云端。

人在常态的云水缭绕间,停下跋涉的脚步,一边擦汗,一边立足回眸玄览,“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玄妙,还是惊讶地再次改变我的神态。哪里知道,被称为皖南小黄龙的斗艳水池,就在这回眸之中。但见,在九天瀑布上方,梯田般的池群,参差错落,大若田亩,水质清丽明辉,金边银鳞,池底的绿色苔藓隐现,太阳光折射的水面流光溢彩,缤纷耀眼。大有群池争艳媲美之势。

千百年来这里自然的生态万象,造化着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村民。生养在自然爱中的村民也感恩自然的馈赠,用传说来讲述着这里的山水。地方导游也历史回眸般的在旅客的惊叹与流连中,再次讲起这山中过去的事情。

传说这里古时候,村里有个小伙叫陈实,就在这里窥探天机。他上山放牛,发现一处岩洞,冒着彩光,抬头便是天,下面边上水。他探头一看,水面上却是印着居然是村子几百年后的光景。他连忙叫来几个小伙子,大家都证实了他的观点。于是,村里人经常来此窥天机,将村里的东西都按看到的新时代的方向去改造,百年后,村子果然出现了水面上繁荣昌盛的样子。其实,这故事中依天意的改造,就是顺天意,感恩自然的一种现实回报。

向上还有钟乳洞府,山神洞,如花果山水帘洞的悬泉瀑布,山顶还建有步步惊心的玻璃栈道,悬崖荡秋千与滑道。我不想满满地述说了,留下想象的空间,给登山寻美的拜访者吧!

在山顶,我俯视层次分明的山下村景,隐藏在时间缝隙里的清气,幻化着沧海桑田传说中的我。

山谷,留下大片的空白,是让云飘荡的;画家留白,是让人想象的;文字打上一排排方框,是让读者放飞梦想的。[1]

作者简介

凌代琼,安徽铜陵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