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与菩提一步之遥(刘爱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与菩提一步之遥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与菩提一步之遥》中国当代作家刘爱春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与菩提一步之遥

最早认识迎春花,是几年前去唐山。车子经过一处慢坡,慢坡上一簇簇黄花开得耀人眼,同车的人几乎一起“嘘”出声来。那也是早春,柳条儿刚刚泛黄,出来的人,总免不了有“春天在哪里”的恍惚,突然看见这样一簇簇灿若云彩的黄花,欣喜之情是难以言喻的。车子很快驶离,我听见一些人的口中还在絮絮而语:“迎春花,迎春花开了!”

每每想起来,总有一种美妙的心情在。后来,小城西修了外二环,路的两边栽满了迎春花,每到早春的时候,我总是一次次地过去,看一看花开了没有。今年第四次去的时候,花依然没有开,而且路口处有几丛枝折断着,断枝的部分渗着新绿,喷薄着一种生命感。我看得不忍,又想起古人折柳插柳的故事,就捡了几枝,插在阳台上的花盆里。只是这个时节,不知道能不能给它一线生机。

其实北方的早春,除了风筝在天上飞得热烈,其他的情形跟冬天差不了多少。不过有时候的春天,是早早的在心里葱茏起来,而且呼之欲出,就像那天去菩提岛,几个人约了,就去了。

早春的菩提岛,没有几个游人,没有一星绿色,海风在水天之间梭巡,吹到身上脸上,别有一番寒意。一群鸽子从尖瓦的屋顶飞下来,落在灵珠公主塑立的广场上,快乐地啄食着我们投下的各种吃食,有几只还大胆地落在我们伸展开的手掌上,眼睛一眨一眨地,和我们坦然地对视。或是一只两只一群逐次地飞起,围着广场一圈一圈飞旋,好像是跟我们嬉戏,飞翔中发着“咕咕”的声响。我们微笑着仰视。早春,倏然从脚边就暖了起来。

灵珠公主,传说是东海(今渤海)龙王的女儿,美丽善良,体恤民间疾苦,却遭到霸蛭龙的迫害。征战时,身上的贝壳盔甲碎了,其中一块落入海中,化成今天的菩提岛。神奇的传说,让人一步一步向前踏出去的时候,竟在心里也多出些深情来。

各种树,枝条扶疏。或是一干直直地垂立;或是一丛散枝无拘无序;或是九曲八折虬枝苍劲;或是主干分明婀娜多姿;或是一截枯木苍老病态让人神伤。沿着甬路一直走,最忙乱的事情,就是远远近近地跑着去看那些木牌上标着的树的名字,然后拍照。给树,给树和天空,给树和我们。

偶尔会走上一段木桥,木桥边是一片片风干的芦苇,芦苇边是一汪汪的水,还有好多年都不见的“羊角”、“老瓜瓢儿”在芦苇丛里夹杂着,记忆中腥甜的味道让嘴边浸出了口水。

走走停停,陌生中的新奇感,让人一时记不下太多的事物,好像一张小小的肚皮,独自面对一桌盛宴一般。看了李世民马踏蟹桥、经过灵珠湖、走进和斋、朝阳痷,再远远地看几眼高矗于湖水之央的四面观音,以及建筑别具一格的佛光阁,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直觉中似乎刚刚踏过了菩提岛的一角儿,便开始想象余下的阔大无边,将待多少个碎步子去抵达。

饥饿和疲惫。

我们撇开来时的甬路,沿着木桥往回走。第二眼再看那些树,就渐渐叫出了它们的名字,比如杜梨树、比如紫荆、比如旱柳、比如葎叶蛇葡萄、比如红瑞木、比如美国梧桐等等。回返的路程少了四向奔走闻嗅的过程,觉得也快。只是经过一坡黄白色的沙坨,沙坨上长满刺峰突立的野枣子树,我们几个人又停了下来。天空中氤氲着贴近多年前故乡的味道,让我们每个人都忽然错乱,纷纷争说,这分明自己村庄的某块沙地,睡着论不出辈分的人们……

一路回来,才留意到壁墙上镌刻的《菩提岛赋》:“华叶分披,吐芳扬烈。拂高而布叶,横小路而蔓枝……嘉树丰茂,蓬草缠道,台榭临池……”赋中写了初秋菩提岛的景色,其中有诗更美:“谁道秋风最可怜,登岛时节好花天。一片芦苇风摇曳,能不又忆似江南。”

古人作赋,借景抒怀,最喜欢苏东坡的《前赤壁赋》,潇洒飘逸,文采熠熠。今人作赋,也是借景抒怀,不过怀有大小,情有高低,此时将一份美景引入他人心里也就够了。

早春来到菩提岛,其实来时的路上,我们早有一番叽叽喳喳地讨论。自然,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最慕菩提树,心里早在想象菩提树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样貌,怎样的一树形容,怎样的与众不同,居然可以让佛祖释迦牟尼来到它的下面大彻大悟。

海岛既以菩提为名,想想一定到处都是菩提树。可是,一路来去,各个木牌都跑着仔细看过,竟不知道菩提树在哪里隐着。回到门口,将要离开,忽然有些失落,或者说在一种虚荣里,想象着被家人追问菩提树样貌的情形,一定是无法作答。于是急急拦住一个工作人员,要他就近指一棵菩提树,好拍下它的枝、它的干一起带回去。工作人员笑笑,说,菩提树集中在潮音寺附近,这里哪一棵都不是。

我们几个一起哑然。我们最远抵达的佛光阁附近,与潮音寺毗邻,也就是说,那时,我们与菩提树仅仅是一步之遥……

冥冥中是有什么暗示吗?我想。所谓菩提,即大彻大悟之境界,那么,我们耽于疲惫、耽于浮躁、耽于自我意识的各种细节,终是与菩提树失之交臂,与菩提失之交臂。

但我又想,所谓菩提,无论是抵达菩提之下,是站在早春的枝头,抑或是藏在盛夏繁秋的背后,并无不同,不同的是自己的心境。词里说:“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我没有诗人那么多杂七杂八的想法,更愿意把美人想象成纯情淡洁的少女。以此看来,早春的菩提岛,恰似娇羞的少女,只是那薄如蝉翼的团扇,一半遮住了娇羞,却暴露了妩媚的全部。

古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坦然、淡然和给身心足够的开阔,于人于事,于这个早春的寂静。那么今日,即使与菩提一步之遥,失之交臂,又何憾之有?剩下的,就该是满满的快乐,满满的欢欣。于是,想到唐代杨巨源的诗:

诗家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为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1]

作者简介

刘爱春,河北省滦南县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