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楼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下楼镇

中文名 :下楼镇

所属地区: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

下楼镇,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地处安徽省灵璧县北部,东与朝阳镇接壤,南与游集镇为邻,西与埇桥区褚兰镇相连,北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及睢宁县双沟镇相接。全镇辖31个行政村,280个村民小组,114个自然庄。镇内辖有下楼、王集、谢楼三个集贸市场,山石资源丰富。该镇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较快,2000年乡镇企业营销收入已达9800万元。

2017年,下楼镇常住人口68922人,行政区域面积12936公顷 。[1]

地理环境

下楼镇境内有:洪山、灵山、卧里三座水库。主要河流有新老运料河、新阳河、陈阳沟、申家沟、山洪截源沟、花圩沟。

经济

一是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初步形成"北部稻藕田,中东果桑园,西部麦油(花生)套,南部瓜菜棉"的格局,2000年底,全镇粮食总产已达3.6万吨,油料总产4967吨,棉花总产1.3万担,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5亿元,年递增8.5%。二是养殖业重点实施"1337"工程,即户均1头牛,3头猪,山区人均3只羊,年末人均出售畜禽产品700元。至2000年底,大牲畜存栏1.5万头,生猪存栏4.6万头,羊6.8万只,家禽40.6万只,养殖业总产值已达3980万元。三是林业"二次创业"顺利推进,两年累计完成成片造林450亩,完善农田林网4500亩。四是农田水利建设扎扎实实,万亩丰产方建设成效显著。两年来,全镇先后实施了两大水利工程:即项目区治理工程、"三沟"(石古沟、五代沟、陈阳沟)会战工程,修建了陈潭桥、火庙桥,累计投入义务工、积累工78万个,完成土石方65.8万方,改善除涝面积5000亩,新增灌溉面积4500万亩。五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全镇已拥有各种农机具6000多台套,科技含量逐年加大,良种良法推广率已达85%以上。六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奔小康进程。至2000年底,全镇已有24个村初步达到小康标准。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日用家电进入了一些寻常百姓家,2000年全镇人均纯收入已达1781元。

下楼镇坚持以抓财政收入统揽经济工作全局,通过多方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建立健全税源台帐,做到应收尽收,财政运行质量不断改善。累计组织一般预算收入595.6万元,支出549.1万元,基本实现了保工资、保稳定、保运转目标。农村税费改革后人均负担88.5元,亩匀负担46.5元,分别比改革前减轻134.5元和64元。

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公路建设得到加强。全镇两年新铺和整修镇村道路20余条,80多华里;二是集镇建设日新月异,镇政府办公楼、财税大厅已相继动工兴建,机械厂商品楼、粮站商业楼、镇综合营业楼已交付使用。三是邮电事业长足发展,31个行政村村村开通程控电话,至2000年底,全镇电话用户已逾1800门。四是供电工作取得新业绩,全镇新改配电台区39个。五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镇广播通播率达95%以上,有线电视发展到270户。

镇村企业。两年来,下楼镇乡镇企业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在加快发展中扩大总量,在加速改制中盘活存量,在加强管理中提高效益,重点抓好了"三厂一公司"(棉纺厂、造纸厂、窑厂、建筑公司),其它村办、户办、联户办企业多轮驱动,基本上形成了以棉纺、造纸面粉加工、山石开采等为主的多门类地方工业体系。同时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其中火庙村引资50万元筹建黄淮海米厂。两年新增个体工商户56户,私营企业7家,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微型机和活力。2000年乡镇企业营销收入已达9800万元,实现利税92.5万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