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上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郡战国时期魏国所置。

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国献上郡15县与秦,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肤施县(在今陕西省榆林市南)。西汉、东汉时沿置,郡治未变。汉灵帝末,因羌胡大扰而迁徙,曹魏时与其他郡县并为新兴郡。隋朝时鄜城郡改名为“上郡”,唐朝以后成为历史名词。

史载

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市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翟族境内,周代为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1],上郡是其中一个,两汉沿设。

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归降内附的南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公元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横山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朔方、雕阴二郡。

隋末唐初,本市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自称梁国,潜皇帝位。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本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撒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撤郡,复设绥、夏、银、四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

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

秦朝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秦使张仪、公子华伐魏,魏割上郡(今陕西东部)于秦[2]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以郡统县。上郡治肤施县。辖地约今陕西省中北部级毗邻内蒙古部分,具体辖县不详,据《秦代政区地理》考证21县:肤施县、阳周县、圜阳县、高奴县、漆垣县、广衍县、洛都县、定阳县、雕阴县、原都县、平都县、徒泾县、平周县、中阳县、西都县、武库县、平陆县、饶县、博陵县、白土县、富昌县。

视频

上郡 相关视频

战国初期,魏国最强,韩国最富,楚国最大,秦国
旅途经过陕西榆林市,在这座古城街头走走看看,有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