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

中文名: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

成立时间: 2011年12月30日

成立地点: 沪揭牌

下辖艺术机构: 京剧、昆曲、越剧、沪剧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于2011年12月30日在沪揭牌成立。[1]

艺术中心简介

组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精神,深化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正式挂牌后,筹建工作小组要深入调查研究,细致做好组建中的各项工作方案,集聚各方力量,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传承保护,促进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为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打造一道魅力多彩的风景线。

上海在全国率先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推向深入阶段。30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宣布成立,下辖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和评弹等六大艺术机构。原有的上海京昆艺术中心已经撤销,其机构并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

上海越剧院、沪剧团、淮剧团和评弹团等四家国有文艺院团,在这一轮国有文艺院团的体制改革之中,分别更名为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以及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这些传习所将享受上海市财政的全额拨款扶持。

随着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成立,上海演艺界构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将全力投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普及以及剧目创作、人才培养。

体制改革背景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下辖上海京剧、昆曲、越剧、沪剧、淮剧和评弹等六大艺术机构。经过改变行政关系,改变院团名称,改变资金拨付方式,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成立意味着上海正在全国率先将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推向深入阶段。

关系变

京昆越沪淮评弹成一家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成立是近年上海戏曲界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上海京剧院和上海昆曲团原本属于独立的上海京昆艺术中心,享受政府财政全额拨款。上海越剧院属于文新报业集团,上海沪剧院属于解放报业集团,而上海淮剧团和上海评弹团则属于上海文广演艺中心。这些院团原本都是差额拨款单位。现在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成立,也就意味着上海的京、昆、越、沪、淮、评弹等国有院团正式成为一家。

这些著名院团之间关系的改变,使得上海戏曲界能够拧成一股绳,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用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话来说,六大院团成立戏曲中心之后,“大家一定会携起手来,为民族文化的修复和繁荣,作出贡献。”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表示,中心成立后,六大院团将全部享受政府财政全额拨款。也就是说,这些院团将不再需要为生计担忧,他们可以一心一意研究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名称变

从院团到“传习所”

在这新一轮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中,上海的六大国有院团除了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单位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外,自身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名称不变外,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团等四大院团,将分别更名为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以及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

从院团到“传习所”,这意味着院团的角色和功能发生了变化。根据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昨天对本报所透露的设想,所谓“传习”,不是说要将戏曲放进博物馆,束之高阁,而是更强调对戏曲艺术本身的研究和传承。具体也就是要加强对传统戏曲的历史、剧目、唱腔、服饰等方面的研究整理工作,不让“宝贵的民族文化财富随着时间而流失”,同时大力推进艺术教育的普及。

传习所成立之后将很快推出公益文化系列活动,向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推广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从内容到形式,对今天的观众依然有着吸引力。”

资金变

艺术发展基金更充裕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成立,使得六大院团全部实现全额拨款,这是院团资金扶持上的一个很大变化。原本差额拨款院团虽然享有演出项目的经济扶持,但院团人员的四金缴纳均由院团自己解决,这些院团历史悠久,人员众多,因此这一块的负担很大。现在等于进行了减压。但全额拨款不代表这些院团今后就可以碌碌无为,“全额拨款是保障,是为了戏曲更健康地发展,因为只有实现稳定后才能拓展壮大。”

除此之外,上海文化基金会下设的上海戏曲艺术发展专项基金也将由原来的每年1000万元增加到了每年1500万元。

随着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成立,上海演艺界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偏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汇集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滑稽剧团和上海歌舞团等院团的上海文广演艺中心,则强调探索通俗文化演艺产品的市场化道路;集中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民族乐团等院团的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则专注扶持中外高雅艺术。

参考来源

戏曲呼吸——上海戏曲艺术中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