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阳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乘之阁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大乘之阁

地理位置 河北省承德普宁寺

别 名 三样楼

兴建时间 1755年

大乘之阁位于河北省承德普宁寺,兴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1]

简介

大乘之阁,又名三阳楼。因人们希望得道发财,取三阳开泰的意思,又把这座楼阁叫作三阳楼。

历史沿革

乾隆年间,清兵平息了蒙古准噶尔部的叛乱,都尔伯特等四部蒙古族归顺中央之后,为纪念这次重大历史事件而修建了这一组庞大的古典建筑物。

建筑风格

普宁寺是一座汉藏形式相结合的寺庙。寺的前部为汉族典型的伽蓝七堂布局形式,寺的后部则为藏传佛教的建筑布局形式。大乘之阁就是普宁寺后部的主体建筑,也是全寺的中心建筑。

主要结构

大乘之阁是一座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物,高36.65米。全阁构筑奇特。从外观上看,前面六层,后面四层,左、右两侧各为五层。在第五层的四个角上,各建有一个四角攒尖式的屋顶,上置鎏金铜宝顶。在第六层的正中,又修有一个四角攒尖式的屋顶,顶上同样安有一个鎏金铜宝顶。这五个四角攒尖式屋顶,都铺着黄色琉璃瓦。它们和鎏金铜宝顶一起,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辉煌灿烂。这五个攒尖顶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曼陀罗。这是藏传佛教建筑的特有形式。

在大乘之阁的前面,悬挂着一块巨匾。匾上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着“大乘之阁”的字样。大乘之阁由24根大木柱支撑着。柱梁相连,斗拱支撑、木榫卯接,既结实牢固,又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从阁的外形看,各面的层数虽然不同,但阁内却只有三层,而由下到上,逐层回收。第二层和第三层为回廊,中间形成一个空井,供奉木雕观音菩萨像。

大乘之阁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用松木、榆木、杉木、桧木、柏木等木材拼接后雕刻而成的。这尊佛像高27.21米。其中须弥底座高为1.22米。须弥底座上莲花底座至无量光佛顶部高度为22.29米,底下3.7米。大佛腰围15米,重量为110吨,仅头部重就达5.4吨,是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像,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2] 菩萨像头戴金冠,身披袈裟,颈挂念珠,腕套珠圈,神态庄重。在金冠的前面嵌有一尊坐佛像,金冠的上面站立着一尊立佛像,立佛像高1.4米。坐佛和立佛都是观音菩萨的师傅无量光佛。这尊菩萨像刻有三只眼睛,据说可以洞察过去、现在和未来;有42只手臂,本身的两手向前合十,其余的40只手左右上举,每只手上都拿着法器,且都有一只眼睛。按照佛教“25有”的说法,25乘以40,这尊观音菩萨像便有千只手、千只眼了,所以又被称为千手千眼观音。在观音菩萨像的前面分别侍立着两位弟子像。这两位弟子,一位叫善财,一位叫龙女。他们的像各高14米。

价值地位

大乘之阁是普宁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全国著名的一座古代楼阁式建筑物。这座楼阁式建筑不但具有重大的建筑价值,同时也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大乘之阁和它周围的建筑,形象地再现了藏传佛教的宇宙观,表现了藏传佛教对世界的看法。阁中的木雕观音菩萨像,不但体量高大,而且雕刻精美,是我国佛教文物中的珍品,不可多得。

参考来源

  1. 大乘之阁, 豆瓣电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