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月·三月江南梅子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月·三月江南梅子青》是北宋文学家郑獬的作品之一。

郑獬(1022年~1072年)字毅夫,号云谷,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 ,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佑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1]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三月·三月江南梅子青

谦卑让贤

作为状元,郑獬从未恃才傲物,在立身处世方面尊礼守节,严谨自持。他比王安石更早入翰林院[2],按照旧制规定,班列本应排在王安石之前,但他却向皇帝进言:“臣德业学术及天下士论,皆在王某之下,今班列番居其上,实不遑安,欲乞在下。”在他的再三恳求下,皇帝果然破例照办。郑獬包容大度、谦卑让贤之善举,让王安石深受感动。

为官清廉

无论在朝廷还是地方任官,郑獬总是勤于政务、关注民生,在地方任官期间,更是心系民生疾苦,经常亲自深入民间巡视调查,为百姓苦难大声疾呼,写下了很多体恤民情、指斥时弊的奏疏和文学作品。他在地方上亲眼看见“青苗法”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与痛苦,挺身而出,为民请命,上书《乞罢青苗法状》。熙宁三年(1070年)四月,被迁调青州(今山东益都县),这时“青苗法”正行,郑獬说:“我看到了青苗法的诸多弊端,实在不忍心看到无辜百姓没有犯罪却被关进监狱。”于是他以生病为由,辞官退养赋闲。

郑獬为官俸禄并不多,从不谋私利,敛聚家财,又经常捐助救济贫民,因此家中从未有积蓄,生活十分清苦,每日饭桌上只有萝卜白菜,江陵一带的老百姓都称呼郑獬为“郑萝卜”。熙宁五年(1072年)九月,郑獬病逝。他一生为官清廉,并无积蓄,当时家贫子弱,生活凄苦,竟无力安葬,只能将灵柩盖上蓬蒿、放在一处寺庙中长达十余年之久。直到十余年之后,郑獬生前至交好友滕甫出任安州(即安陆)知府时,得滕甫出面帮助,才得以下葬。

视频

三月·三月江南梅子青 相关视频

北宋后期词及南宋诗词 木斋 全18讲 吉林大学
中国历史文化---105宋词风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