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三叉戟飞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三叉戟飞弹
图片来自百科知识

三叉戟飞弹(Trident missile)是美国制造的潜射弹道飞弹[1] (SLBM),于19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替代海神飞弹北极星飞弹。主要型号包括三叉戟I型(UGM-96 Trident I)和II型(UGM-133 Trident II)。

开发历史

“三叉戟”于1960年代后期开始研发、制造,三叉戟潜艇及飞弹计画源自1960年代末期的Start X研究计画,而于1971年讨论远程水下飞弹系统时达于最高潮。俄亥俄级(Ohio Class SSBN)核动力潜舰由通用动力电船公司(General Dynamics Electric Boats)设计,1980年下水,排水量18,750吨,可发射24枚三叉戟飞弹。三叉戟潜射洲际弹道飞弹又分为三叉戟I型(UGM-96)与II型(UGM-133)。

I型(C4)UGM-96A

三叉戟I型弹道导弹

三叉戟I或称C-4,全长10.4公尺(34呎),直径1.8公尺(6呎)。它可携带6个分导的10万吨级核弹头,射程7,400公里(4,600哩),圆形误差公差为450公尺,由洛克希德制造发展,1977年飞行测试,1979年加入海军战斗序列。此为三节固体燃料火箭推动,前两节火箭之设计与海神飞弹相同,导引系统为惯性和天体航行系统相配合,固有极高的命中精度。

三叉戟I已经除役,美国海军决定把前四艘俄亥俄级改装成巡弋导弹核潜艇。

II型(D5)UGM-133A

三叉戟II型弹道导弹

后继的三叉戟II或称D-5,长约13.42公尺,携带8个分导的10万吨级核弹头(估计),最大射程12,000公里,圆形误差公差降至90公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向以三叉戟导弹极高的可靠性作为宣传点(已有161次的成功试射),但其他方面的消息来源未能对此予以确认:2016年英军试射经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维护后的三叉戟导弹时,导弹脱离预设航线直接飞向美国本土;2018年美军进行三叉戟导弹三发连射时只有一枚命中目标,一枚未能飞完全程,第三枚导弹“在发射升空后15秒发生巨大爆炸,其碎片差点打中发射导弹的潜艇”。

从1979年起,三叉戟II型飞弹就装在老式的海神飞弹潜艇及较新的俄亥俄级潜艇上。俄亥俄级潜艇具有较大的飞弹发射管,原打算在1990年代用来装三叉戟II型飞弹的。1986年英国开始建造新型可搭载三叉戟II型飞弹的前卫级核潜艇,其三叉戟飞弹的弹头部分是由英国自行设计。

三叉戟II型部署在14艘俄亥俄级战略飞弹潜舰上,每艘可配备24枚,构成美国海军唯一的战略核子吓阻武力。

性能及特色

三叉戟飞弹的弹头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发射,并用位在飞弹前端的有液体燃料火箭的弹头母舱来散布弹头,使它们分别投向不同的目标。它的惯性导航系统,用天文导航和卫星导航来使其更加精确,故三叉戟飞弹比大多数陆基弹道飞弹命中精度更高。这种精度使得它在潜射弹道飞弹中对苏联硬式飞弹发射井和指挥部掩蔽所具有前所未有的威胁能力,而它的远大射程又可使飞弹潜艇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几乎任何地方巡逻,而敌方很难搜索到。

参考文献

  1. 潜射弹道飞弹,联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