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一河之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一河之隔》,一译《大河两岸》,肯尼亚长篇小说。詹姆士·恩古吉(见“孩子,别哭”)著。1965年初版,后被译成法、意、德、葡、西、俄、日等10几种文字在各国出版。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描写白人传教士到达肯尼亚之后所引起的基督教与吉库尤族人传统生活方式的冲突。1901年至1903年,肯尼亚修筑了一条从蒙巴萨路经内罗毕到维多利亚湖的铁路,大量的当地居民的土地被划归修建铁路之用。铁路修通后,成为货真价实的“白人之路”,大批白人殖民者通过这条铁路涌入肯尼亚,白人传教士也纷纷而入。在铁路沿线有一条大河,隔开了两座大山的居民,却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一个是被变成基督教堡垒的吉库尤族人,一个是仍然保持传统的部族生活方式的卡门诺族人。青年教师瓦伊基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思想深深地被基督教思想所打动。他一方面力图同自己的族人及其风俗习惯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又认为基督教思想比传统的习惯都有力量,更吸引人。为了要使这两种敌对的势力和解,他努力普及教育,认为教育能够使族人们弄清楚哪些道德准则更适用于现代的非洲人?哪些思想准则尽管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但仍然是错误的?他的行为赢得了一些人的尊敬,称他为教师,而他自己也越来越意识到,他正是父亲临终前向他所预言的那种拯救世界的人。然而,老一辈的吉库尤人坚持捍卫自己的传统和信仰,在部族会议上,他们宣判瓦伊基背叛了祖先、破坏了部族的风俗,并以他与白人传教士勾结为罪证判处他死刑。尽管瓦伊基的朋友们感到他是为正义事业而受难的,但他们也经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拥护白人的信仰,而为什么基督从来未曾满足过我们的要求?难道我们不是基督徒吗?”越来越多的非洲人从现实中认识到,基督教向他们宣传的那些美好的愿望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兑现的,基督教在这儿只能是在精神上麻痹他们,而在现实利益中为白人服务,成为保护白人的第2种法律。

本书以“一条大河”为两个阵营的分水岭,揭示基督教思想与非洲传统思想争斗的内幕,把分别站在这“两岸”的人物的尖锐对立揭示得淋漓尽致。本书以其深刻的分析受到高度重视。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1]。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作品为一条词目;古籍[2]中个别篇章,习惯上认为有特殊意义的,也独立设目。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现。少数著作是几个学科不可缺少的,在有关各卷互见。互见条目用(参见第 页)注明。

视频

一河之隔 相关视频

郑和船员后代?肯尼亚有一群中国人后裔!
长篇小说如何写,时间题材有要求没有,如何才能写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中学生读书网
  2. 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豆丁网,201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