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的念想(魏益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一条路的念想》是中国当代作家魏益君的散文。
作品欣赏
一条路的念想
合肥向北的合瓦路,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一直是我惦记在心的一条路。
合瓦路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南至北贯穿整个北城区域,因通往长丰县瓦埠湖而命名为合瓦路,曾是合肥通往皖北的唯一一条通道。
为何念想着合瓦路?过去赴合肥,我从家乡长丰出发,必然走过合瓦路才能来到合肥。
十几年前,只有7米宽的合瓦路路面坑坑洼洼,可谓是“晴天满眼灰,雨天一腿泥”。2004年11月始动工改造合瓦路。几经变革,今天的合瓦路主要指的是北起砀山路,南连濉溪路的那一段,而元一大道和阜阳路交叉口以北至长丰县岗集镇的那一段也还叫合瓦路。可是,中间的部分现已更名为蒙城北路了,呈现了绿化、道路交织,住房、商铺林立之景,完全是一个崭新的北部“新城”了。
合瓦路通往瓦埠湖。瓦埠湖位于淮河南岸,蓄水可达13亿立方米,面积达160多平方公里,偌大一片水域竟是四处水汇集而成的自然湖,无污染,自然生态良好,水鸟野鸭成群……一直以来,我坚持认为瓦埠湖是长丰人的母亲湖。
瓦埠湖有“三秀”,为银鱼、瓦虾、毛刀鱼。其中,银鱼体长3~6厘米,体形扁长,因色白如玉、半透明似银而得名,古称脍残、银花。唐朝诗人杜甫的“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鱼”即是对银鱼而言。其实,瓦埠湖银鱼是浮游湖水上层的小型鱼类,无鳞短吻大眼睛,早春三四月间产卵,排完卵后即死去,当地渔民称为“草籽鱼”,认为是去秋草籽落在湖中到春天即生长发芽转为银鱼。
让我最为动心的还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谋臣范蠡辅佐越王苦身劳力二十年,深谋远筹,终于灭掉吴国。功成后,范蠡决心退隐,抛弃家业、权势,驾一叶扁舟出三江而入五湖。其时,他还带着美女西施,最终隐居于太湖中的一小岛……后来,西施老死于太湖之中,“不知水葬归何处,落月弯弯欲效颦”,于是民间传曰,西施的玉体化作一种洁白的小鱼,即今太湖中的银鱼。
瓦埠湖边有一个叫瓦埠镇的地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600多年。据《寿县志》记载:“镇西为东淝河故道,后积为瓦埠湖(又称望春湖)”,“瓦埠在汉时曾为成德县治,晋废,元朝称瓦埠站。明清时称:春秋末孔子弟子宓子贱由鲁使吴,病卒葬于此,墓冢尚存,后人建宓子祠,称瓦埠街为‘君子镇’。”县志又载:宓子即宓子贱,春秋末鲁国人,名不齐,孔子学生,曾为单父宰。死于楚地,其墓在瓦埠镇东南铁佛岗。光绪《寿州志》记“墓在州南六十里铁佛岗”。墓南原有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奉直大夫知寿州事舒琛所立之“先贤单父宓子贱”碑,墓东北里许之路边原有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奉直大夫知寿州事彭汝贤题之“先贤单父侯宓子贱神道碑”。今碑不存,墓犹在,墓周140米,封土高3米,时有过客凭吊。清人王肇奎谒宓子贱墓时曾写道:“仆夫寻前路,下马古城阴。远水围平野,斜阳薄断岑。鸟惊人语散,草入墓门深。再拜怀先哲,鸣琴空好音。”
今年夏天,我心思之至,走进瓦埠镇。瓦埠镇古老的四条街道,青石铺路,街心正中的条石上,有深及寸许的车辙清晰可辨,街道两边的民居也本着前店后铺的建筑格局,青砖小瓦,推窗亮阁,庭院深达三进、四进甚至五进,而每一进天井里的建筑也各显风采,给我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千年古时……
回过神来,我已身在合瓦路边我的家中,感觉是在经历一个从容、和缓而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而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在获取着心灵的安宁……
作者简介
魏益君,必读社签约作家。